健康快讯

    食品安全权威发布大众健康医药广角科研成果曝光台社会万象明星热点两性新闻奇闻趣事医界要闻展会会议
    白酒中的“鬼”不只有塑化剂
核心提示】4月份以来,白酒行业历经塑化剂、勾兑门等事件,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度再次节节攀升。除股市利益牵动大众神经外,白酒热度不减的原因在中国酒协披露的数据里也能找到答案:2011年中国白酒产量高达1050万千升,相当于100亿公斤,这就意味着中国人均消费白酒为14瓶。

———— 深度探究 ————

塑化剂的“兄弟们”

白酒中除了主要成分乙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外,还有不少鲜为人知的有害物质也威胁着人体健康,塑化剂是其中之一,但白酒中的有害物质不仅仅只有塑化剂。

医学、营养专家表示,在白酒生产中,会产生一些有害杂质,有些是原料带入的,有些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对于这些有害物质,人们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杂醇油 杂醇油为无色油状液体,是酒的芳香成分之一,但含量过高,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它的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强,能使神经系统充血,使人头痛,其毒性随分子量增大而加剧。杂醇油在体内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在机体内停留时间较长。

醛类 醛类主要是在白酒的生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它有较大的刺激性和辛辣味。醛类中甲醛的毒性最大,10克甲醛可使人致死。甲醛是一种原生质毒物,能使蛋白质凝固,在发生急性中毒时,出现咳嗽、胸痛、灼烧感、头晕、意识丧失及呕吐等现象。其次是乙醛和糠醛。乙醛是极易挥发的无色液体,能溶于酒精和水中。乙醛毒性相当于乙醇的83倍,经常喝乙醛含量高的酒,容易产生酒瘾。糠醛对机体也有毒害,使用谷皮、玉米芯及麸糠做辅料时,蒸馏出的白酒中糠醛及其他醛类含量皆较高。

甲醇 甲醇是酿酒原料水解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甲醇毒性大,摄入4—10克可致中毒。白酒饮用过多,甲醇在体内具有蓄积作用,不易被排除体外,它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是甲酸和甲醛,毒性更大,甲酸毒性比甲醇大6倍,比甲醛大30倍。因此,较小量的甲醇有时也可以引起中毒。发生急性中毒时,会出现头痛、恶心、胃部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继续发展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中枢麻痹,昏迷甚至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粘膜刺激症状、眩晕、昏睡、头痛、消化障碍、视力模糊和耳鸣等,以致双目失明。

白酒含的铅主要是由蒸馏器、冷凝导管、贮酒容器中的铅经溶蚀而来。铅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含量0.04克即可引起急性中毒,20克可以致死。铅通过酒引起急性中毒是比较少的,主要是慢性积蓄中毒。如每人每日摄入10毫克铅,短时间就能出现中毒,目前规定每24小时内,进入人体的最高铅量为0.2—0.25毫克。随着进入人体铅量的增加,可出现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手的握力减弱、贫血、腹胀便秘等。有研究认为,铅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为了降低白酒的含铅量,要尽量使用不含铅品金属来盛酒或制作器具设备。

氰化物 白酒中的氰化物主要来自原料,如木薯、野生植物等,在制酒过程中经水解产生氢氰酸。中毒时轻者流涎、呕吐、腹泻、气促。较重时呼吸困难、全身抽搐、昏迷,在数分钟至两小时内死亡。

黄曲霉毒素 白酒中的黄曲霉毒素主要由原料带来。麦类、大米、玉米、花生等由于霉烂变质,会污染上黄曲霉,有些黄曲霉菌会代谢产生出有毒物质,人们食用这些原料制成的食品后,会产生致癌物质,对于发酵食品尤其要引起注意。

农药残留 酿酒所用原料,如谷物和薯类作物等,在生长过程中如遇过多地施用农药,毒物会残留在种子或块根中,特别是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用这种原料制酒,农药就被带入酒中。

相关标签
[白酒][勾兑白酒][酒精][塑化剂]
(责任编辑:吴亚男)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返回网站首页
分享到:

    关于文章【白酒中的“鬼”不只有塑化剂】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