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讯

    食品安全权威发布大众健康医药广角科研成果曝光台社会万象明星热点两性新闻奇闻趣事医界要闻展会会议
    白酒中的“鬼”不只有塑化剂
核心提示】4月份以来,白酒行业历经塑化剂、勾兑门等事件,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度再次节节攀升。除股市利益牵动大众神经外,白酒热度不减的原因在中国酒协披露的数据里也能找到答案:2011年中国白酒产量高达1050万千升,相当于100亿公斤,这就意味着中国人均消费白酒为14瓶。

———— 专家解读 ————

白酒里究竟有没有营养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资料显示,白酒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占总量的98%—99%),而溶于其中的酸、酯、醇、醛等种类众多的微量有机化合物(占总量的1%—2%)作为白酒的呈香呈味物质,却决定着白酒的风格(又称典型性,指酒的香气与口味协调平衡,具有独特的香味)和质量。国家一级营养师、健康顾问王雷军表示,其中酸、酯、醇、醛等这些并没有多少有营养的,只是香味而已。

王雷军还介绍说,除了含有极少量的钠(平均约为0.7毫克/100克),铜(平均约为0.03毫克/100克),锌(0.13毫克/100克),几乎不含维生素和钙、磷、铁等,所含有的仅是水和乙醇(酒精)。“由此可见,要说白酒有什么营养的话,只是有很少的一部分白酒中含有极少量的锌、铜、硒等矿物质,仅此而已。”

酒中乙醇比塑化剂毒多了

塑化剂在一次次的白酒新闻事件中不仅成为“主角”,而且也被不断“发酵”,似乎白酒的危害只要防住塑化剂就行。郝凤桐认为,由于塑化剂的生物毒性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所以,如果达到让酒中的塑化剂影响人体健康的量,那摄入的白酒本身,恐怕让人体危害更大。

郝凤桐说,白酒的主要成份是酒精,化学名叫乙醇。乙醇进入人体,能产生多方面的破坏作用。

酒精对人的损害,最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它使神经系统从兴奋到高度的抑制,严重地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同时,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连续过量饮酒能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

过量饮酒还影响脂肪代谢。乙醇减慢脂肪酸氧化,可能有利于膳食脂质的储存,肝脏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发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

此外,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危险。还有人注意到,长期大量饮酒,能危害生殖细胞,导致后代的智力低下。常饮酒的人喉癌及消化道癌发病率明显增加。

试验证明,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0.05%时,酒精的作用开始显露,出现兴奋和欣快感;当血中乙醇浓度达到0.1%时,人就会失去自制能力。如达到0.2%时,人已到了酩酊大醉的地步;达到0.4%时,人就可失去知觉,昏迷不醒,甚至有生命危险。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大量数据提示,如果每天饮酒量不超过24克乙醇,60毫升40度的白酒则危险性降低。

相关标签
[白酒][勾兑白酒][酒精][塑化剂]
(责任编辑:吴亚男)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返回网站首页
分享到:

    关于文章【白酒中的“鬼”不只有塑化剂】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