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讯

    食品安全权威发布大众健康医药广角科研成果曝光台社会万象明星热点两性新闻奇闻趣事医界要闻展会会议
    食药监总局:添加剂超标为进口液态乳突出问题
核心提示】昨天,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京召开,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也同时启动,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和农业部再度联合发布今年1-5月国内在售食品、进口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安全抽检“账单”。其中,今年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从德国、韩国、澳大利亚、丹麦和新西兰的进口液态乳中检出不合格产品45批、36.2吨。

昨天,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京召开,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也同时启动,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和农业部再度联合发布今年1-5月国内在售食品、进口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安全抽检“账单”。其中,今年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从德国、韩国、澳大利亚、丹麦和新西兰的进口液态乳中检出不合格产品45批、36.2吨。包装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和食品添加剂超量或超范围使用为主要不合格原因,占不合格进口液态乳总批次的超九成。

食药监总局通报,2016年1-5月,组织监督抽检并公布了5447批次样品信息,涉及不合格样品96批次。其中,16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近半年内连续两批次以上样品抽检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以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和品质指标不合格为主。

国家质检总局通报,2016年1-5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验检疫从174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的食品49.8万批、1618.6万吨、176.3亿美元,共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1311批、2.9万吨、2518万美元。不合格进口食品涉及23类产品,其中主要不合格种类为糕点饼干类、饮料类、粮谷及制品类等。

从德国、韩国、澳大利亚、丹麦和新西兰的进口液态乳中检出不合格产品45批、36.2吨、7.3万美元。包装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和食品添加剂超量或超范围使用为主要不合格原因,占不合格进口液态乳总批次的超九成。安全卫生问题中,海藻钙、酵母核苷酸等食品添加剂超量或超范围使用,大肠菌群、霉菌等微生物污染等问题较为突出。

>>调查

食品安全公众关注度最高的是奶粉质量

昨天,在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今日头条高级副总裁赵添发布了一组“食品安全大数据”。

据今日头条对4.8亿用户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的阅读数据分析显示,这一年中,有1339.2万人每天都在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其中,女性群体对该问题的关注度显著高于男性;在公众最关心的食品品类中,奶粉高居榜首;在公众聚焦度最高的热词中,“食品添加剂”高居榜首。

在公众最关心的食品品类中,奶粉不出所料地高居榜首,阅读量接近800万。奶粉食用人群是婴幼儿、中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其质量与安全触动着每个家庭最为敏感的神经。另外,食用油及花生油等也上榜了,但关注度明显下降。去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围绕“土榨油”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宣传,给了公众一针安心剂。

“食品添加剂”以934万的“高身价”冲到了十大食品安全热词的榜首,甩开第二名“亚硝酸盐”300万的差距。同时,有关调研数据表明,近九成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持否定态度。也正是抓住老百姓这一“痛点”,部分商家在宣传产品时,采用“零添加”“纯天然”等语言误导消费者。而这也表明,对食品添加剂的科普还得加快脚步。

相关标签
[进口食品][食品安全][添加剂]
(责任编辑:吴亚男)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返回网站首页
分享到:

    关于文章【食药监总局:添加剂超标为进口液态乳突出问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