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仁堂被曝汞超标 公司搬药典解释被指避重就轻
药品问题频曝光 上市公司避重就轻各有各招
中新网7月17日电 综合报道,自年初以来,多家医药上市公司旗下产品被曝存在诸如有毒物质超标、广告夸大宣传等现象,面对媒体及公众的质疑,上市公司倒是镇定自若,或引经据典,或顾左右而言他。
被曝汞超标 同仁堂搬药典解释
据《广州日报》5月17日报道,先是香港卫生署发布公告称,一批同仁堂“健体五补丸”被检测出水银(汞)含量超标,接着近期又被爆出,同仁堂旗下另外两款产品——牛黄千金散及小儿至宝丸的朱砂成分含量分别是17.3%及0.72%,前者超国内标准,后者也远超香港标准。
北京同仁堂24日发表声明称:北京同仁堂公司生产的牛黄千金散、小儿至宝丸,严格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加工、生产和销售,不存在朱砂超标问题,患者遵医嘱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服用是安全有效的。
声明说,牛黄千金散和小儿至宝丸为常用儿科中成药,其处方分别来源于明《寿世保元》和《婴童百问》,现均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药品含“玻璃屑” 科伦药业称同期同批次检查合格
据《半月谈》4月25日报道,由四川一家上市企业生产的碳酸氢钠注射液含有玻璃碎屑,生产日期为2011年7月27日,有效期至2013年6月。轻轻晃动这瓶仍处于有效期内药品,瓶内的玻璃碎屑如碳酸饮料的气泡一样,飞旋翻滚。据介绍,这种以普通钠钙玻璃瓶装的碳酸氢钠注射液在出厂3个月后,即会出现碎屑颗粒,6个月后碎屑肉眼可见。
随后多家媒体纷纷跟踪报道了“急救药瓶内现玻璃碎屑”事件”,更有媒体刊文《科伦药业生产药品含玻璃碎屑 注入血管可致人死亡》,将矛头直指科伦药业。
对此,科伦药业5月2日发布澄清公告称,由于未能见到图片中实物,暂无法确定图片中所显示产品是否为本公司生产,也无法判定图片中所显示的瓶内屑状物体为何种物质。公司根据图片所显示的生产批号和生产时间就同批次、同时期生产的同款产品进行了仔细核验检查后,结果未见异常,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妇炎洁被指是消毒水 仁和药业称广告内容已备案
因媒体报道《妇炎洁就是一瓶“洗手液” 仁和药业又遭质疑》而被交易所临时停牌的仁和药业,3月28日发布澄清公告,对于媒体报道的“妇炎洁”不是药品而是消毒水以及“妇炎洁”网络销售多处违规,仁和药业一一进行否认。
仁和药业公告称,“妇炎洁”牌植物本草抑菌洗液是健康相类产品中的卫生用品,经政府有关部门检测,本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菌作用。
对于媒体“妇炎洁”网络销售多处违规的报道,仁和药业也否认称,“妇炎洁”牌系列产品自上市以来,严格执行国家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包装及说明书中不存在夸大或虚假的成分。“妇炎洁”的产品广告严格按照相关政府部门备案批准的内容发布,不存在夸大或虚假宣传的成分。

关于文章【同仁堂被曝汞超标 公司搬药典解释被指避重就轻】评论
您可能会感兴趣的新闻资讯
- 秘诀分享,便秘了怎么样能快速排便?2022/02/15
- 吴志强十四年如一日 客户至上是他多年坚守的信条2022/01/24
- 瑞鲨舒适口腔打破传统,开创舒适看牙新标准2022/01/21
- 星鲨D牌维生素D滴剂荣登2020-2021年度中国家庭常备2022/01/20
- 到货黑龙江后即开出首张处方,舒格利单抗注射液加202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