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下决心“管”好这罐奶 2/3品牌将退出市场
大兴奶源地建设
事实上,奶源散、收购乱、加工企业小这三座“大山”是导致婴幼儿奶粉质量参差不齐的重要原因。散养奶牛机械化挤奶程度低,卫生条件得不到保障,小而散的乳品加工企业没有建设奶源基地的积极性,缺乏生鲜乳检测机构、检测设备,无序竞争的鲜奶收购市场则让监管难以开展。
“包括奶粉在内的乳制品,质量控制的最关键在于奶源,而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奶源的问题才真正被重视。”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认为。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先奶源,后市场”被认为是解决之道,当时就有专家提出“乳品企业只有自己运营牧场,从源头到车间全都掌控在自己手中,产品质量才有绝对保障。”近年来,政府针对规模化养殖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如1000头以上的牧场可获150万至170万元的补贴。此外,某乳企牧场管理人员曾透露,当时很多地方政府把吸引他们这类企业去当地投资设立牧场当作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之一,在土地以及税收上给予了极大的优惠。
记者了解到,当前,中国的万头牧场已遍地开花。比如光明在江苏盐城的海丰万头牧场,蒙牛旗下的全资富源牧业包括:江苏宿迁万头牧场(江苏宿迁泗洪县)、山东苍山万头牧场(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内蒙古和林万头牧场(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贝因美设在黑龙江安达市的万头牧场等等。
但乳企自建奶源基地,是否就天下太平了?未必。按照国家对乳业的发展规划,乳企自建基地生产的生鲜乳与加工能力的比例要达到七成以上。但是,不愿具名的乳制品行业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当前,仍有不少企业不达标,有些企业为了过关,甚至把与养殖户的长期合同也算作是自产的生鲜乳。
对于这种大张旗鼓式的奶源地建设,多大规模的牧场才合理?外界存在不同看法:很多地方政府和乳企都将大型牧场当作宣传的亮点,但有些专家则认为,目前牧场存栏数控制在1000至2000头比较合适,3000头以上就过于庞大,不利于环保以及疫病防治。
2/3品牌退出
“《方案》一旦实施,对整个行业来说,或将是一场更大范围的洗牌,行业内的并购整合不可避免。”王丁棉表示。
记者注意到,此次新举措对行业整顿的决心很大,所采取的淘汰力度也更甚。根据此次新政,工信部要求进一步规范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投资行为,严格按照准入条件要求核准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将在年内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项目)再审核清理工作,淘汰一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质量安全保障条件不达标的企业(项目)。工信部还透露,将与相关部委联合制定发布《全国奶业发展规划》,引导婴幼儿配方乳粉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近两年国内奶粉不断提高门槛,迫使大量企业退出市场。”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预测,未来中国奶粉约2/3的品牌要退出市场。国家鼓励奶粉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目的就是要打造大企业、大品牌,淘汰一些不规范企业,同时也有利于国家监管。
- 2. 大兴奶源地建设

关于文章【中央下决心“管”好这罐奶 2/3品牌将退出市场】评论
您可能会感兴趣的新闻资讯
- 秘诀分享,便秘了怎么样能快速排便?2022/02/15
- 吴志强十四年如一日 客户至上是他多年坚守的信条2022/01/24
- 瑞鲨舒适口腔打破传统,开创舒适看牙新标准2022/01/21
- 星鲨D牌维生素D滴剂荣登2020-2021年度中国家庭常备2022/01/20
- 到货黑龙江后即开出首张处方,舒格利单抗注射液加202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