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讯

    食品安全权威发布大众健康医药广角科研成果曝光台社会万象明星热点两性新闻奇闻趣事医界要闻展会会议
    农夫山泉事件折射标准之乱 标准治乱已是迫在眉睫
核心提示】标准是质量的基础,不仅指导着企业的生产行为,也是产品质量评判的准绳。标准不合格,产品质量必然根基不牢。农夫山泉事件暴露出来的标准乱象令人担忧,标准治乱已是迫在眉睫。

最近,农夫山泉陷入了一场被称为“标准门”的口水仗。京华时报报道揭露农夫山泉执行的浙江地方标准《瓶装饮用天然水》要求低于国家标准,因而质疑其产品质量。而农夫山泉坚称产品质量高于国家要求。直到浙江质监局出面为农夫山泉正名,称其产品质量符合国标要求,这场口水仗才算稍稍平息。

农夫山泉事件折射标准之乱 标准治乱已是迫在眉睫

然而,产品质量合格的表象,并不能掩盖标准不合格的事实。我国实行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四级标准管理体系。其中,国家标准是最低要求,其他标准都不得低于国标。而浙江已经承认,其地方标准《瓶装饮用天然水》有5项指标低于国标要求。显然,这个在全国老百姓和监管部门眼皮底下实施了五年的标准,其实并不合格。

标准是质量的基础,不仅指导着企业的生产行为,也是产品质量评判的准绳。标准不合格,产品质量必然根基不牢。农夫山泉事件暴露出来的标准乱象令人担忧,标准治乱已是迫在眉睫。

首先,要赶紧清理各种标准,不合格的抓紧修订,不该有的及时废止。最近,卫生计生委下文要求于年底前完成地方食品安全标准清理,对已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及时废止相应的地方标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我国已有《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瓶装饮用天然水是否由其规范?浙江地方标准《瓶装饮用天然水》应修订还是废止?等等。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给出更为明确具体的操作办法。

其次,标准治乱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形成长效机制。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今天的合格标准也许明天就会落后,标准治乱绝不能一阵风,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此外,标准治乱,还要有监督、有问责。《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地方标准应当报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如果地标未能及时修订,卫生行政部门有没有责任取消备案?该不该追究相关部门渎职责任?《食品安全法》还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供公众查阅,当企业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公开企标时,是不是该有人出面管一管?如果不补上监督问责这个环节,即使此轮地方标准清理顺利完成,也难保标准之乱不会再次出现。

相关标签
[农夫山泉][水质][饮用水]
(责任编辑:吴亚男)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返回网站首页
分享到:

    关于文章【农夫山泉事件折射标准之乱 标准治乱已是迫在眉睫】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