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讯

    食品安全权威发布大众健康医药广角科研成果曝光台社会万象明星热点两性新闻奇闻趣事医界要闻展会会议
    广州血液中心称买卖献血证无内应
核心提示】在没有献过血,仅提供了身份资料的情况下,有关采血点却发出了真的献血证。付涌水称,看见报道后,十分震惊,马上向市内八大献血点工作人员发出询问电话,从目前情况看,暂未发现有工作人员参与买卖献血证的证据。

宣传缺失

有市民还在担心献血会被染病

市民李可(化名)今年35岁,从未献过血的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日后也不会打算去献血。问及原因,他说:“网上有好多文章都说献血对健康有害,而且如果在抽血过程中因消毒不严,感染上疾病怎么办?谁来负这个责?”

27岁的白领黄茜(化名),有着和李可一样的顾虑。除担心献血有损健康和感染疾病外,她还对献血机制提出怀疑。“献的血被用到哪了?是否因为储存不善被污染浪费?”

这些疑虑在曾德雄看来,非常正当。“公众对无偿献血的态度,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整个社会普遍缺乏信用。由于没有信用,所以产生恐惧,影响到市民的献血热情。”他认为,要提高公众的献血热情,最关键在于血液中心应更公开透明,要时刻对市民所献的血负责,“此外,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也必不可少,只有这样市民才能清楚了解到,献血究竟对身体有无损害”。

带着李可和黄茜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广州市某三甲医院血液科医生。该医生再三强调,献血对人体没有危害也不会感染疾病。“血液是一个再生的组织,现在采血的量远远构不成对肌体的伤害,它很快会恢复过来。”他说,科学研究表明,正常成年人体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左右,“我们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人体能迅速恢复血液的相对稳定。同时,正常人体每时每刻都有一定数量的血细胞衰老死亡和不断有新的补充,不献血时血细胞会照样衰老死亡,献血后反而刺激人体造血功能更加旺盛”。

献血会否感染疾病?该医生表示,若献全血,传染病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因为针头扎在静脉里头,不会导致传染病,“有传染病危险的是血浆单采,像以前的艾滋病村,就是由于血浆单采导致了肝炎和艾滋病的传染,主要原因还是不按规则操作。如果按规则操作,也是没有问题的”。

记者还了解到,在现行的献血政策下,用血信息不会对献血者公开。对此,曾德雄表示十分不解。“按理说,每个献血者都应该有权利知道所献血液的去向,但目前血液中心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所以市民才会有顾虑”。

还有不少网友建议,“血液中心应对献血者的血编制条形码,建立网上追踪系统,如我们查到条形码在某某医院某某科室,则表示血确实已被安全给到求血者”。

政策难题

如何让成都的献血证在广州用

随着“供血压力”增大,用血机制的不合理逐渐显现,很多人感受到献血很方便,但是用血很困难。

去年5月,网友袁先生在微博发帖称:广州八旬老太因重度贫血需输血缓解病情时,被告知家人要“互助献血”才能调配到用血,不是说无偿献血者直系亲属可享受免费用血吗?为何出尔反尔!这则短短的吐槽微博,不到一天时间被疯转15000多次,不少网友更留言痛陈类似遭遇。

在一片质问声中,广州市血液中心相关负责人在面对媒体时表示,《献血法》没有对直系亲属进行界定。在《献血法》的释义中指出献血者的配偶、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用血的规定支付费用。2004年广州颁布实施《广州市献血管理规定》,还同时出台《广州市无偿献血者免费用血规定》,明确界定其中的直系亲属是指父母和子女。

此言一出,诸多市民网友“吐槽”:“无偿献血‘坑爹’啊,以后再也不献血了,除非父母和孩子生病后再献!”

同样饱受诟病的,还有本地献血者不能异地用血这一实际难题。“为什么成都的献血证不能在广州用?”今年10月,一位四川籍患者在广州求医时,发现广州市血液中心并不接受成都的献血证,如需用血则还要在广州重献一次。事实上,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目前都还不能实现异地直接用血。“这应该和财政的拨付方式有关。”中山大学医学院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说,“目前,血液中心的经费都是以行政区域划拨,献血者在哪里献血,财政拨款就拨付到哪。如果献血者在四川献血后,想在广州免费用,那这笔钱谁来结算?”

该教授认为,像广州这样医疗资源集中的大城市,既然病人向这里流动,那血液也应在有关部门的监控下有秩序地跨区域调剂。“只要全国联网管理就行了,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他说,但由于政府对血液中心属地化管理,要调配资源,就一定会面临各地间利益难以协调的困境。

相关标签
[无偿献血][献血证][血液]
(责任编辑:吴亚男)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返回网站首页
分享到:

    关于文章【广州血液中心称买卖献血证无内应】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