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讯

    食品安全权威发布大众健康医药广角科研成果曝光台社会万象明星热点两性新闻奇闻趣事医界要闻展会会议
    儿童用品“埋伏”着众多危险 “有标不依”问题严重
核心提示】我国儿童用品标准与国际标准一直存在差距,儿童玩具等产品不时遭到欧盟的预警和召回。我国在努力弥补这块短板,标准更新的步伐在加快,但市场跟进的速度不乐观,鱼龙混杂现象依然。

适逢国庆长假消费旺季,又正值换装季节,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儿童用品存在“有标不依”现象,且一些不达标产品“搭”上促销快车清库;而不达标产品“重灾区”的中低档市场恰恰是监管“真空”。产品质量“硬伤”累累,儿童安全系在哪里?

儿童用品“埋伏”着众多危险 “有标不依”问题严重 

甲醛超标严重

不达标产品“搭乘”促销车

国庆期间,商家趁机打响“折扣战”,儿童用品市场也不例外。记者走访发现,一些超市、婴童用品专卖店都打出“清仓处理”、“一件六折、两件五折”等促销广告,吸引了不少家长围着堆满产品的“花车”挑选。

热闹之中藏有隐忧。根据今年8月1日实施的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所有3岁以内婴幼儿服装必须满足最高安全级别A类,且须在标签上标明。

然而记者在一些卖场发现,标注旧国标甚至无任何标识的“三无”婴幼儿服装触目可及:婴幼儿服装吊牌上标有“GB18401-2010”的不干胶条,撕开里面却是“GB18401-2003”;吊牌上的原“B类”标识被写有“A类”的贴纸覆盖;在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海淀区第五大道的婴童装区,服饰上标准、成分等信息全无,销售人员称“只分大小号,不分AB类”。而B类服装的甲醛含量限值是A类的3倍多。

让人担忧的并不只有儿童服装,也并非只是标识不全,儿童用品质量的“硬伤”带给孩子的威胁更大。国家质检总局最新的一份抽检报告显示,13%的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16%的童鞋、近20%的童车以及7%的儿童玩具均不合格。有些童车、玩具有锐利尖端或危险夹缝,个别批次童鞋甲醛超标四五倍。

“不是看不见的致癌物超标,就是易伤人的设计缺陷明显。”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王宝军说,甲醛严重超标不能一次洗掉,它会持续地游离出来,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皮肤娇嫩,长期穿着甲醛超标的衣服致癌危险更大。

中低档市场成监管盲区

国标遭遇软执行

业内人士透露,监管部门抽查的大多是正规厂家,市场上大量中小企业、中低档综合市场并没有进入监管视线。

今年,我国首次实施涉及儿童汽车座椅和儿童家具的安全国标,新版纺织品国标还进一步严格了婴幼儿产品的标准。吉林省质监局纤维检验处副处长张云龙表示,这意味着儿童用品的安全防线拉得更紧,填补了以往被忽略的领域。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占据儿童用品大半份额的中低市场成为不达标产品的“重灾区”,而这里恰恰是监管盲区。在北京阜成门天意批发市场玩具厅,很多玩具都没有标明厂址、厂名以及适合年龄段等基本信息。多位摊主告诉记者,很少有人来检查。

本文导航
  • 1. 儿童用品“埋伏”着众多危险 “有标不依”问题严重
相关标签
(责任编辑:吴亚男)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返回网站首页
分享到:

    关于文章【儿童用品“埋伏”着众多危险 “有标不依”问题严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