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查看更多健康资讯
从消化生理功能来说,饭后胃正处于充盈状态,这时必须保证胃肠道要有充足的血液供应,以进行初步消化。饭后适当休息一下,可保证胃肠道能得到更多的血液供应量。
很多人都说俯卧撑能练胸肌,这真的有用吗?现在许多的男性朋友都开始注重自己的身材,男人追求的完美的身材就是穿衣显瘦,脱衣有肉,这是值得提倡的。那么,我们就从最简单的俯卧撑练胸肌开始做起吧。
国庆中秋8天天长假结束了,人们陆续从各种旅行、聚餐回到规律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你是否出现头晕、眼花、四肢乏力、消化不良,或者内心有烦躁、沮丧、烦闷等情绪波动?这就是典型的节后综合征。那么应该如何应对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
经常散步可以调节整个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防止肌肉萎缩,保持关节的灵活性。人在散步时下肢要支持体重,使小腿、大腿和臀部肌肉及骨骼都能得到锻炼,同时身体向前位移,需参加活动的下肢肌肉群和身体其他部位协调配合,心脏则必然要加强收缩,加大心脏的血液输出量,从而对心脏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例如,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散步,一般每分钟心率可达100次。
普通散步:每分钟60至90步,每次20至40分钟。这种散步正适合于患冠心病、高血压、脑溢血后遗症或呼吸系统病、中重型关节炎的老年人等。
人体在运动时,需氧量高。空气清新,草木茂盛的地方含氧量高,对全身有益哦。以上呢就是老年人散步需要谨记的四个要领。是不是我们的父母也喜欢散步?我们可以将这些建议说给他们听,或是留着到我们老的时候再拿出来看。
首先,随意走走停停地溜达不能算散步。因为运动量过小,达不到有氧代谢,就起不到运动的效果,就如同做家务不能算做锻炼一样。例如,一位65岁的老人,散步时的心率应保持在每分钟105次为宜。散步时微微出汗、呼吸顺畅,就达到了锻炼效果。
所以,建议老人散步时可以选择“钟摆式”摆臂,正确方式为:肩部放松,两臂各弯曲约成90度,两手半握拳,自然摆动,前摆时稍向内,后摆时稍向外。摆动的幅度不要太大,用力不要过猛。散步速度以每分钟60—90步为宜,每天不超过半小时。坚持一段时间,肩周炎、肺气肿等慢性病就会改善。
体胖的老人延长距离。建议体胖的老人多走一段距离,延长散步时间至一个半小时左右,每天保证两次散步,不但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改善心脏的功能。散步的节奏不宜太快,可以快慢结合,开始主要用脚跟着地,在放松状态下走4 分钟,速度保持在每秒钟走两步,随后换成踮脚走,较快地走5 分钟,如此反复交替,再放松地正常走一会儿。另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加大步幅,大腿和臀部多用力,消耗更多的热量。
快速步行法:每小时步行5000-7000米,每次锻炼30-60分钟,用于普通中老年人增强心力和减轻体重,最高心率应控制在120次/分钟以下。
寒冬时节,对于哮喘患者来说,又是个难熬的关头。研究发现,适当的运动能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力,缓解哮喘症状。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运动量越多,症状就会越轻。
散步可快可慢,可远可近,通过步速、距离都可以进行调节。最快的是疾步快走,和小跑差不多,步速可在5公里/小时左右,这种步速仅适合年轻人。老年人一般步幅在50~60厘米,步速在1.5~1.8公里/小时比较合适,即每分钟走25~30米。散步时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标准运动量是微微出汗正好,如果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则是运动过量了,必须调整。
散步是一种最常见且最实惠的一种减肥方法,尤其是在秋天这个时节中,凉爽的天气可以让散步变成是一种享受。但秋季早晚温差较大,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而且秋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一些老年人贪图过早时间的晨练,很可能刚走出家门,对室外的气温不能适应,引发病症。
中医认为,人在上午的气血运化都属阳气,到午时开始生阴,即手少阴心经最旺,是养心的时间。午时静坐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且有助于推动血液运行,间接起到养神、养气、养筋的作用。
体质虚弱者散步时,应适当将两只手臂甩开,步伐迈大些,散步的速度最好由慢到快,这样可以尽量将全身活动开,使全身各器官都能参与到运动中,有效地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一般每天散步1―2次,每次1小时左右。
有些老人觉得散步时间越长越好,其实是一种误解。对老人来说,户外活动时间过长,会促使身体释放大量激素来分解蛋白,补充过度运动的能量需要,加快器官衰老。若超出心脏负荷能力,还会造成心脏功能衰退,反而有害健康。建议老人每日散步时长掌握在45分钟左右,或者不超过3公里,以身体发热、略微出汗为宜,每天1~2次。体胖的老人可适当延长到60~90分钟,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体胖的老人延长距离。建议体胖的老人多走一段距离,延长散步时间至一个半小时左右,每天保证两次散步,不但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改善心脏的功能。散步的节奏不宜太快,可以快慢结合,开始主要用脚跟着地,在放松状态下走4分钟,速度保持在每秒钟走两步,随后换成踮脚走,较快地走5分钟,如此反复交替,再放松地正常走一会儿。另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加大步幅,大腿和臀部多用力,消耗更多的热量。
首先,不要拉着孩子的手催他快走快走,孩子有他自己的速度,他要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如果是在人行道上散步,为了安全,你可以让孩子在靠里面的一边走,你在靠车行道的一边走。如果是在公园里,你就更没必要拉着孩子的手了。
含胸时肺部的舒展空间被“挤压”,呼吸也会变得短促,容易影响心肺功能。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呼吸非常浅,往往气息还没有进入肺就被匆忙吐出,不利于身体的供氧。
首先,速度很关键,可以选择以12分钟走1.5公里的速度走完4公里,再以正常的速度走10分钟,以此来恢复,然后再以这样的速度走完4公里,再以常速行走10分钟,如此反复。也可以维持30分钟到45分钟的快步行走姿势,或大步快走。速度保持在每分钟120步到140步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