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家媒体痛批光明鲜奶变质 直言打得痛才记得牢
新民网:光明牛奶对待食品安全问题应该光明正大
从这次“鲜奶酸败”事件曝光后光明的种种反应和表现来看,其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欲遮还羞”的消极心态。尽管现在的企业都知道出了事后要想瞒住真相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有时潜意识中仍然会做出一些惯性的、遮遮掩掩而意图大事化小的举动。比如发布说明的时间“穿越”、原因解释自相矛盾、没有向质监主动报告情况。
如果企业能积极公布事情的真相,积极做好事后处理工作,虽然短期盈利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消费者会认为这个企业本质是好的,才会持续给予信任。如何对待食品安全问题,其实也体现的是一个企业的品质,只有做到“光明正大”,才能长久地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但如果继续对食品安全持“隐瞒”态度,一个企业的信任度总有被耗光的一天。
中国经济时报:凸显企业监管漏洞
郭本恒的自夸和抱怨,道出了许多乳业老总的心声,也让民众从侧面看到了政府加强乳制品监管的力度。从震惊世界的“三聚氰胺”事件,到“牛尿门”、“汞超标门”、“菌落总数超标”,再到最近曝出的“生产日期篡改门”,中国乳业层出不穷的安全生产事件,已经让很多消费者心灰意冷。从这一点来看,当前的乳业确实离不开“抽死人”的严格监管。
业内人士认为,抽检频繁与事故频发同时存在,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内乳品企业确实存在管理不成熟、质量不过硬的“硬伤”,频繁抽检符合国内乳品企业的实际状况;二是不排除有些质量监测工作还是流于形式。
姑苏晚报:我们要的不是解释,而是心安
网友“綠野苮鯮”:新鲜牛奶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不容易保存的,天热特别会坏,牛奶公司说是车的温度不够,也可以理解。但是,这个温度是人控制的啊,能找到临时工不?老百姓啥时候能让自己入口的东西放心?
网友“陈大”:我觉得出现问题之后,不是找原因,而是应该解决问题。我们要的不是各种官方解释,而是心安。
光明网:光明乳业给客户变质奶,让货车蒙冤
试问,此次“酸败”瓶装奶的用户分布在诺大上海的各个行政区域,只在一天之内,仅投诉的用户就多达952个,而如果光明乳业的“每日全程低温直送”的配送货车不是一辆的话,那么,光明乳业何以在同一天把所有配送车辆的温度都调高到致鲜奶“酸败”的程度?或者,如果这些货车的温度不是被有意调高的话,那么,光明乳业的配送车辆怎么可能在同一天出现同样的“高温”问题,把“每日全程低温直送”变为“今天全程高温直送”?
可见,所谓“在配送前进行移库的过程中,因车辆温度没达到标准导致其中部分产品发生酸败”的说法,疑点甚多,几不可信。这种说法,使真问题蒙尘,让配送货车蒙冤。而真问题则正在光明乳业的生产管理环节。
- 4. 光明牛奶对待食品安全问题应该光明正大
- 5. 光明乳业“质量门”病根在哪?

关于文章【24家媒体痛批光明鲜奶变质 直言打得痛才记得牢】评论
您可能会感兴趣的新闻资讯
- 秘诀分享,便秘了怎么样能快速排便?2022/02/15
- 吴志强十四年如一日 客户至上是他多年坚守的信条2022/01/24
- 瑞鲨舒适口腔打破传统,开创舒适看牙新标准2022/01/21
- 星鲨D牌维生素D滴剂荣登2020-2021年度中国家庭常备2022/01/20
- 到货黑龙江后即开出首张处方,舒格利单抗注射液加202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