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讯

    食品安全权威发布大众健康医药广角科研成果曝光台社会万象明星热点两性新闻奇闻趣事医界要闻展会会议
    北京农业局抽样十余斤昌平草莓送检
核心提示】近日,央视曝出随机购买8种草莓均测出百菌清和乙草胺两种农药的消息,持续引发市民关注。昨日,北京市农业局赴昌平区多个草莓大棚,抽取10多斤草莓样品送至不同的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农药检测。同时,有专家认为草莓测出乙草胺概率很小,央视报道让人生疑。

■ 草莓成熟分几步?

第一年7至8月

整地。把土地整平,浇透水,蒙上两层塑料膜,高温闷棚,能有效杀死地虫。

第一年9月

育苗、种植。扣完棚膜后,每隔一两个星期,用硫磺熏蒸,杀死害虫。

第一年10月-12月

草莓生长期。在开花之前的苗期时,定期粘板等生物技术除虫,偶尔会使用植保站统一配备的低毒农药消毒,也可能会用到百菌清。如果该阶段发现长草,一般采用人工拔除的方式,极少会使用乙草胺。

第二年1月

草莓开始成熟。果实如遇白粉病,一般通过控制大棚温度等来调节,或直接摘掉。

第二年2-5月

草莓开始大规模采摘。

第二年6月

拉完草莓秧,给土壤消毒,可能会用少量农药。

■ 释疑

草莓中测出乙草胺概率很小

根据央视报道,8种草莓中检测出的百菌清未超标,而乙草胺最高的样品残留量为0.367毫克/公斤。据了解,乙草胺主要用于除草,目前只在谷物和油菜上使用,目前草莓并没有登记标准,即草莓不许使用这种农药。

对于测出乙草胺的结果,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院长、中国植保学会农药委员会主任周志强介绍,草莓中测出乙草胺概率很小。目前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的草莓基本都采用温室大棚种植,且使用地膜,长草的情况不多,所以一般不需要使用除草剂。从目前全国各地情况来看,草莓种植中也很少使用乙草胺。

同时,假如乙草胺过量,草莓苗将无法正常生长。周志强表示,从其十多年参与及了解的检测情况来看,草莓基本没有乙草胺问题。央视节目的报道,让人心生疑问。

坚持每天吃六斤才有风险

央视报道中称,如果按照欧盟标准0.05毫克/公斤计算,乙草胺最高的样品残留量超标7倍多,且该农药在美国被列为致癌物。

周志强表示,这种欧盟标准是一种广泛的标准,并非只对草莓一种作物。同时,这其实主要也是一种贸易壁垒,很多欧盟国家在进口其他国家的食品时,会把当地不使用的农药标准压得很“低”,以压制进口量。因此,国内的蔬菜农残标准并不能完全参照欧盟标准。

另外,乙草胺属B-2类致癌物质,周志强介绍,B-2类致癌物质主要存在于熏制食品,例如泡菜、腌菜等。他提醒,任何化学品的毒性,都是根据剂量来定性的。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和每日摄入量、最大摄入限量有重要关系。比如说,一个成年人每天吃三公斤含乙草胺的草莓,而且每天都要吃,终生吃才有致癌风险。所以蔬果即使有残留,也不可太过惊慌。

本文导航
  • 2. 草莓中测出乙草胺概率很小
相关标签
[百菌清][草莓][农药][乙草胺]
(责任编辑:吴亚男)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返回网站首页
分享到:

    关于文章【北京农业局抽样十余斤昌平草莓送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