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医改“短命”调价 专家:方向是正确的
没有“配套”进行的改革
官员、医生、专家多方问诊重庆医改,认为医保配套改革没跟上是失败原因
尽管沿着医改新方向前行,重庆医改却没能走远。
重庆某区发改委官员告诉新京报记者,“试点城市”加快了重庆医改步伐,但遗憾的是,此次医改没有体现2014《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实施方案》提到的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推出的新版价格也不合理。
2014年11月,重庆市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改革新闻发布会上,市卫计委党委书记、副主任盛娅农回答记者提问时曾提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必须加强医保的控费作用,完善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管理办法。
但盛娅农强调了医保控费作用却没能在此次医改中体现。
“调价没有问题,10年来重庆小面都从3元涨到了5元,但调价的同时,医保等配套政策却没变动,调价变成从患者口袋里掏钱。这是此次医改失败的原因。”重庆大坪医院一名医生分析。
李玲也认同这一观点,医改价格略涨没有错,但是作为系统工程的医改需要医保等相关政策综合调整,让老百姓感到压力减轻。“重庆的失误在于只改了价格,医保等系统性工作没跟上。”
李玲以北京医改为例介绍,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北京首先建立了一张人群全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障网,截至2013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员1354.8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员160.1万人,新农合参保人员254.4万人。此外,还建立了城市特困人员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特困人员医疗救助制度,形成了包括资助特困人员参保参合、门诊救助、住院救助、生育救助和重大疾病救助等在内的医疗救助体系。
以前述医事服务费为例,北京将这一费用纳入医保报销体系,医保定额支付每人次40元,看普通门诊,医保患者只需2元,比医改前还低了1元。虽然门诊费用提高,但“医保令患者的压力减轻了很多。”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聂日明分析,这次重庆医改价格制定过高,可能与重庆医保基金缺口较大有关。
以重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为例,2013年,基金收入94.70亿元,其中征缴收入17.63亿元,财政补贴75.77亿元(中央财政补贴50.70亿元,地方财政补贴25.07亿元)。基金支出83.02亿元,基金累计结余50.96亿元。
聂日明指出,每年医保基金的征缴收入与支出的缺口高达65.39亿,这部分需要依靠财政补贴。这意味着重庆市财政面临较大的补贴压力。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2013年,重庆市地方财政对重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补贴比2012年高出9.6亿元。
“医改涉及人保、财政、卫生、物价各方的利益的博弈。医保基金是否有钱,财政是否愿意更多补贴?假如各方都不愿意妥协,只好从病人手中拿钱了。”聂日明说。

延伸阅读
- 福建“新医改”:回归公益性 破解看病难题
- 重庆医疗调价实施7天后喊停 承认工作有疏漏
-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不等于简单涨价
- 北京将试点面向养老机构开展远程医疗
- 守护健康 关爱生命 东芝医疗筑起健康之桥
- 应势而行,融耀未来——2014医疗影像及信息化发展研讨
- 上一篇:计生家庭养老照护试点确定
- 下一篇:英国医院失误致婴儿脑瘫 家属获赔1.3亿元
关于文章【重庆医改“短命”调价 专家:方向是正确的】评论
您可能会感兴趣的新闻资讯
- 秘诀分享,便秘了怎么样能快速排便?2022/02/15
- 吴志强十四年如一日 客户至上是他多年坚守的信条2022/01/24
- 瑞鲨舒适口腔打破传统,开创舒适看牙新标准2022/01/21
- 星鲨D牌维生素D滴剂荣登2020-2021年度中国家庭常备2022/01/20
- 到货黑龙江后即开出首张处方,舒格利单抗注射液加202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