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讯

    食品安全权威发布大众健康医药广角科研成果曝光台社会万象明星热点两性新闻奇闻趣事医界要闻展会会议
    市场“人造奶油”泛滥 长期食用危害健康
核心提示】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中消协最新发布蛋糕奶油消费警示:人造奶油和天然奶油成分大不同,长期食用人造奶油危害健康。

长期食用人造奶油会给身体造成危害

董金狮介绍,真正的植物奶油,主要里面有反式脂肪酸,国家规定,100克里面不得超过0.3克,0.3克以下视同不含反式脂肪酸,对健康有保障的。但是现在蛋糕里面到底有多少,一般消费者是不知道的,商家有些也都不知道。因为买来的植物奶油要经过二次调配,甚至还要加一些乳化剂在里边,经过调整之后究竟比例是多少,谁也搞不清楚。但是反式脂肪酸已经证明,对心脑血管影响大,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脂肪瘤都与吃反式脂肪酸有很大关系。

其实很多食品里面都有反式脂肪酸,比如比像奶茶(珍珠奶茶里面没有珍珠、没有奶、也没有茶;奶油蛋糕里面没有奶油、也没有蛋)、薯条、薯片、蛋黄派、方便面、电影院的爆米花,还有一些薄饼、麻花、巧克力、沙拉酱、奶油面包、冰淇淋、咖啡伴侣,浓浓的、香香的、甜甜的,这都是植物奶油的基本特征。

按国家规定,食品包装上应该标注的。商家一般是合格的敢标,不合格的不标。

专家提醒,消费者要少吃,越是这种目迷五色,越是气味香浓的,内心就要盘算,成份到底是什么?怎么就会做的这么好吃呢?不要过分的追求口感,很多舌尖上的美味,舌尖上的健康,可能成为舌尖上的危险。商家满足你口感的同时没有满足你的健康要求。

大家在家里蒸,有的加点鸡蛋,有些加点盐、加点糖,发起来要加一点小苏打,这是正常的,也算添加剂了,但是要做面包可能比这还要复杂,可能让面包发的更好,弹性更好,乳化的更好,甚至保质期要更长,里面还要加一些防腐剂,这样这个面包的口感、形状更好,而且防腐时间更长,相对它的危害成分也会更大一些。

特约观察员张春蔚认为,在现代社会,没有添加剂的生活是没有办法进行下去的,不管是吃的穿的各个方面,可能都会有一些化学的添加剂,但是必须要合法。

在街边或者农贸市场上,经常能看到小商贩卖甜玉米的。隔着几米远,就能闻到诱人的香味,吃起来非常甜,但自己在家却很难煮出这样浓郁的味道。其实这种“过分”美味的玉米,很可能添加了甜味剂糖精钠、玉米香精或奶油香精。再将普通玉米冒充甜玉米销售,长期食用可能会损害健康。

2013年5月16日,市民孙女士在街边购买了几个玉米,回家煮熟后自己怎么吃都不如街面卖的熟玉米香甜,于是她怀疑卖熟玉米的小贩,是不是在煮玉米时添加了糖,此篇报道一出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有不少网友反映,街边卖熟玉米的小贩,确实有使用一种神秘的添加剂,来使玉米变得更加香甜。

董金狮介绍,街边摊上卖的甜玉米,或者黏玉米,香味里边主要是植物奶油,植物奶油确实有飘香的感觉。第二个是玉米香精,再一个吃的时候口感甜,用一些甜蜜素,或者阿斯巴甜等等,都会让你吃起来口感更甜。实际上这些添加剂是不允许用在主食产品里边的,国家有明确规定,只是在一些零食里边,比如说饼干、巧克力里加一些添加剂。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添加了一些物质,煮熟的玉米是特别耐保存,家里的一两天就坏了,街边的一直能卖。

有一种添加剂叫香油香精,再加一些其他的植物油,混在一起跟芝麻香油差不多,闻起来比芝麻香油还香,但是里面的营养价值、香油成分没有了,对我们抗氧化作用就下降了。

董金狮说,商家要按国家的要求去标注,有两部分要标注;一部分是成分,特别是添加剂这部分一定要明确,不要模棱两可,一定标的越细越好,不要怕多,你标的越细,就说明你尽责任了。第二个营养成分的配料表也要标细,比如说含不含反式脂肪酸,蛋白的含量、脂肪的含量、钠的含量、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要标细,消费者要看懂这些标识和信息。

监管部门也要加大监管。

建议消费者,好吃好喝好危险,好吃的食品少吃点,商场超市是首选,马路小摊离远点。

本文导航
  • 2. 长期食用人造奶油会给身体造成危害
相关标签
[健康][奶油][人造奶油]
(责任编辑:吴亚男)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返回网站首页
分享到:

    关于文章【市场“人造奶油”泛滥 长期食用危害健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