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枪杀小学生案:母亲将儿子培养成杀人机器
心理专家支招
尽量不要让孩子了解案情
康涅狄格州纽敦镇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震惊美国。心理专家说,这类惨案可能严重损害儿童心理健康,父母必须采取正确措施,包括尽量不要让孩子获知案件新闻报道,以合理方式抚慰孩子的忧虑情绪,不要过度流露内心感情,最好给他们一个拥抱。
阻二次恐怖
不少警察说,枪杀现场是他们所见最恐怖的犯罪现场之一。心理学家强烈建议父母把孩子与罪案报道“隔离”。
纽约儿童心理研究所心理学家杰米·霍华德称,对于年龄很小的孩子而言,他们收看新闻后可能会误以为这类事件一次又一次发生。他们不一定知道这些都是同一件事,因而会非常害怕。
耶鲁大学儿童心理学教授艾伦·卡兹丹说,美国“9·11”恐怖袭击后,一些儿童虽然没有亲历袭击,却收看过多新闻报道,从而心理严重受创。“出现二次恐怖主义,即一些儿童因受大量报道影响,患创伤后应激障碍。”
纠联想逻辑
心理学家们说,成年人会认为,小学遇袭概率不大,但孩子们则会认为这类事件会经常发生,脑中难以抹去恐怖场景。
霍华德说,儿童容易有“联想逻辑”,认为“如果这会在幼儿园一间教室发生,今后就会在另一间教室发生”。对此,父母应以确定口吻告诉他们,警察和老师已确保学校安全,这类事件极少发生。
专家们认为,言语不一定是安抚孩子的最佳方式,可以按照美国总统奥巴马所言,“把孩子们抱得更紧一些,告诉他们,我们爱他们”。“如果话语不管用,那么你永远不要低估拥抱的力量。”
防情绪失控
心理学家理查德·贝塞尔建议父母,对于7岁至12岁的孩子而言,与他们交流时,可以询问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回答很害怕,“最糟糕的就是说"没什么好怕的"。应该告诉他们,我们会保护你。他们把那些坏蛋都抓住了”。
专家们要求父母,回答孩子问题时,不要过多表露自己对这起案件的感受。
贝塞尔说,父母可以表露难过、忧虑和同情。但“如果你不能控制哭泣,怒气冲天或无法控制情绪,可能影响孩子们对这起惨案的反应”。如果父母不能控制感情,应该向其他成年人倾诉,同时不能让孩子听见他们的对话。

关于文章【美国枪杀小学生案:母亲将儿子培养成杀人机器】评论
您可能会感兴趣的新闻资讯
- 秘诀分享,便秘了怎么样能快速排便?2022/02/15
- 吴志强十四年如一日 客户至上是他多年坚守的信条2022/01/24
- 瑞鲨舒适口腔打破传统,开创舒适看牙新标准2022/01/21
- 星鲨D牌维生素D滴剂荣登2020-2021年度中国家庭常备2022/01/20
- 到货黑龙江后即开出首张处方,舒格利单抗注射液加202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