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讯

    食品安全权威发布大众健康医药广角科研成果曝光台社会万象明星热点两性新闻奇闻趣事医界要闻展会会议
    独生子女养老 无法顾全老人精神健康
核心提示】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式养老,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沿袭多年的至理名言。这就决定了老人的赡养主要依靠子孙。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无力、无暇照顾老人的矛盾越发凸显,特别是新的家庭结构——421模式(四个老人,两个夫妻,一个孩子)的形成,两个年轻人要负担起4个老人的养老重任,更增加了家庭养老的难度。

家里养老不放心

今年全国老龄工作会议指出,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国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占全国老年人口的23.08%。

钟楼湾胡同11号,曾经是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街道的敬老院,如今,因为无法维系经营下去,已经改成了饭店。附近的老人要么住更远的养老院,要么回自己家。

行动不便,可享受上门陪护服务;空巢老人,白天可去托老所消遣;子女无暇做饭,可去社区食堂专享老年人食谱……老人住在家里,享受社区内提供的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这是北京目前正大力推行的居家养老模式。北京市民政局曾要求,2011年底前全市70%的社区要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组织。

但实际上,这些规定落实起来相当困难。社区工作人员少、任务重,日常工作普遍忙不过来,很难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设施的建设也是问题。小区的老人一直呼吁建老年食堂,可是谁来投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社区党委书记向笔者反映。她说,按规定,新建改建居住区要配套建设社会福利设施,其征地拆迁费用由承建项目开发公司承担,基本建设费用由区县政府负担,产权归区县政府所有,但由于没有操作性办法,政策的刚性不足,很多新建小区养老服务机构未能落实。

靠自己请保姆养老也不堪重负,麻烦重重。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刘明辉指出,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家政业的劳动力资源逐年递减,而需求量年增20%。绝大多数家政服务组织缺岗率达10%~30%,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在许多城市普遍存在。

且不说普通职工家庭负担不起保姆费用,甚至不少家庭经济条件尚可的人士也称,这两年保姆费用越来越高,找个可心的素质高的保姆并不容易。

在老年人中,空巢老人和失能失智老人的居家养老风险巨大。“许多城市出现了老人死在家中却无人发现的情况,这说明以家属照顾为依托的居家养老功能是残缺和不完整的,已经难以应对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的挑战。”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穆光宗教授说。

相关标签
[独生子女][老人心理][人口老龄化][养老]
(责任编辑:吴亚男)
凡未标明263h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返回网站首页
分享到:

    关于文章【独生子女养老 无法顾全老人精神健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