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查看更多健康资讯
人们看见肥胖的孩子,总爱说:“这个孩子长得胖乎乎的,多健壮啊。”实际上小孩子肥胖不一定都是健康的。若小孩的体重超过同性别、同年龄儿童平均体重的20%,就称为肥胖症了。例如,1周岁的男孩体重大于12.1千克就为肥胖症。因为,1周岁男孩的平均体重为10千克。
有研究表明,肥胖会增加胰腺癌的患病风险。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这一风险在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肥胖的人群中尤其高。
肥胖,是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重指数大于24者,系人体脂肪聚积过多所致。肥胖有单纯性和继发性之分,后者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肥胖。除选做头颅或蝶鞍X线摄片、垂体或肾上腺CT、腹膜后充气造影等检查外,以下化验检查有助于肥胖的鉴别诊断:
穴位埋线是由针灸演化而来治疗肥胖的新方法。羊肠线作为一种异种蛋白进入人体后,会起到复杂、持久而柔和的非特异性刺激作用,有协调脏腑,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等作用。但不管选用何种减肥方法,都应适当控制饮食并保持适量运动,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人的体质各异,其阴阳盛衰、寒热虚实偏差相当大。因此,冬至时节饮食亦应因人而异,辩证施食。气虚者应食人参、莲肉、山药、大枣等补气之物;血虚者应食荔枝、黑木耳、甲鱼、羊肝等;阳盛者宜食水果、蔬菜、苦瓜,忌牛羊狗肉、酒等辛热之物;
遗传因素,人类的单纯性肥胖的发病亦有一定的遗传背景。人类肥胖一般认为属多基因遗传,遗传在其发病中起着一个易发的作用,肥胖的形成尚与生活行为方式、摄食行为、嗜好、胰岛素反应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肥胖,现今已经被人们视为一种社会问题倍受关注,它不仅破坏了人体自然曲线,使外表臃肿难看,更重要的是肥胖还是导致许多疾病的元凶,如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严重损害了我们的身体健康。
继发性肥胖病是由多种神经内分泌疾病、某些药物以及激素等引起。
肥胖是一种涉及基因、环境、生理和其他因素的复杂疾病,当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时,就出现肥胖病。只有少数情况,肥胖是由疾病或用药引起的,例如甲状腺低下或皮质激素引起的肥胖。
营养过剩,过多的摄入热量而没有及时消耗掉,多余的热量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于体内导致肥胖。
目前国内外公认适合儿童肥胖的治疗方法是,包括行为矫正、饮食调整和运动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儿童肥胖形成是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只用单一的方法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国内外一些专家曾经用单纯的饮食控制和单纯的运动训练来治疗肥胖儿童,结果不尽人意。
肥胖症是指热量入超造成体内脂肪组织增多,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者,30岁以上体脂在体内所占比重增加,男性可超过体重的25%,女性可超过30%。肥胖症依原因不同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前者多系膳食热能过多所致,后者可由下丘脑及内分泌等疾病所致。
减少总热能的摄入。这是防治肥胖的枢纽,应根据肥胖程度来决定。轻度肥胖少减一些,中度的多减一些。要逐步递减,不能操之过急。当体重慢慢地减轻,达到了超过尺度体重10%后,即不必要再严格限制。
肥胖症又名肥胖病,英文名称为“obesity”。当前肥胖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公共卫生问题,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TOTF)指出,肥胖将成为新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最大杀手。不能否认的是,肥胖已经称为一些疾病,并且一直严重威胁我们的健康。
研究者对548名年龄在11至12岁的孩子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每个孩子平均每天喝一听软饮料,肥胖的发生率就会增加60%。这与他每天吃多少东西,看多长时间电视或者做多少运动。
在饮食上,肥胖者限制脂肪、糖、糕点、啤酒等食品的摄入量,是每日总热量低于消耗量,多做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要注意尽量避免吃生冷东西,多吃温性食物和含有大量纤维的食品,保持高蛋白和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习惯,最好是吃会
天天总热量不宜少于1200千卡。应根据个人的详细情况,按营肥胖症养配餐方案计算逐日总热能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取量。
人类的单纯性肥胖的发病有一定的遗传背景。Mayer等报告,双亲中一方为肥胖,其子女肥胖率约为50%;双亲中双方均为肥胖,其子女肥胖率上升至80%。人类肥胖一般认为属多基因遗传,遗传在其发病中起着一个易发的作用,肥胖的形成尚与生活行为方式、摄食行为、嗜好、胰岛素反应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研究人员指出,这个年龄组别的孩子较以前的同龄孩子吃得更多,但运动量却不断减少。他们宁愿看电视、玩计算机及打手提电话和朋友聊天也不去做运动,甚至以手机传出短讯,代替跑去朋友家交谈。
从脏腑辨证分析,主要是人体正气的虚衰,以脾胃机能失调、阳气虚损为本,涉及肝肾功能失调,在此基础上产生痰浊水湿气滞血瘀的一个本虚标实的综合症。可因性别、年令、饮食、情志的不同而有各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