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查看更多健康资讯
女性在产后因为出血过多、消耗过大,导致体内出现了气血不足的现象,身体发虚,倦怠乏力,容易发生产后盗汗的问题。轻微的盗汗是由于女性朋友在生产后,体内激素发生了变化,身体内有水分滞留在体内,需要通过排汗的方式来排出体外,这是生产后身体进行调节的一个方式。
轻型虚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医学认为小儿虚汗多与体质虚弱有关。当孩子体虚时,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致使皮肤汗孔开闭失调,不能收敛汗液,汗就容易流出。往往表现为白天活动时或夜间入睡后,在头、胸、背部成片状出汗。家长要注意调整饮食,促进小儿食欲,增加蛋白质、脂肪及糖的摄入量。必要时可采用中医中药调理脾胃不合。
黑豆圆肉大枣汤:黑豆30克,桂圆肉10克,红枣30克,洗净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慢火煲1小时左右,一天内分2次服完,连服15天为一疗程。对表虚自汗及营卫不调之汗症均有效。
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
病理性盗汗:有些人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好比打开了汗腺的“水龙头”,这种情况在佝偻病患儿中尤其多见。但盗汗并非是佝偻病特有的表现,应根据小儿的喂养情况,室外活动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还要查血钙、血磷及腕骨X线摄片等,以确定小儿是否有活动性佝偻病。
其次,睡前进食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这可造成小儿入睡后出汗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小时之内。此外,若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的过厚,或使用电热毯时,均可引起睡眠时出大汗。
番木瓜的木瓜蛋白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对消化不良、痢疾、胃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均有疗效。番木瓜的脂肪酶,可分解脂肪成脂肪酸,有利于对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吸收。木瓜蛋白酶还能够促进和调节胰液的分泌,对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治疗作用。鲩鱼,味甘,性温。功能暖胃和中、消食化滞。
款冬花是一味中草药,其味辛性温,润肺下气、止咳化痰是它的主要功效。款冬花辛散质润,在治疗止咳化痰上效果颇佳,其润肺效果尤其显著,特别适合一些患有咳嗽气喘的患者服用。除此之外,因款冬花温而不热、辛而不燥、甘二部滞的特点,所以也是中药中滋阴效果奇佳的一味药材。
党参1两半,陈曲1两,砂仁1两,陈皮1两,麦芽1两,炒白术2两半,木香(研)7钱半,黄连(酒炒)7钱半,甘草7钱半,白茯苓2两,山楂1两,山药1两,肉豆蔻(面裹煨,去油)1两。
牛奶的作用非常的大,不仅仅含有丰富营养元素,还能够很好的调养脾胃,避免出现便秘的情况。一些患有腹泻、脾胃虚弱、湿气重的患者可以多服用一些,能够很好的改善疾病。食谱推荐:牛奶煮鸡蛋或者面条,一起熬煮二十分钟之后就可以直接食用。
将上述材料洗净准备好,一起放入锅里,等瘦肉以及其他材料都煲熟了,在放适量油盐即可食用。这道汤品清淡适口,符合夏季小孩子的胃口,并且食疗效果非常不错。
罐内加入清水(水要盖过所有材料)和所有的食材,煨制2个小时后,加入副料用小火煨6小时即可。怀牛膝有散淤血、消肿痛之效,排骨有健脾保胃和中益气、补钙之效,同食之对脾胃有很好的效果
鸡腿,鸡翅洗净后切小块,加入,蚝油,生抽,料酒,糖,五香粉腌制20分钟。香菇提前泡发洗净去蒂切块,青红椒去籽切块,葱姜蒜,干辣椒切碎。砂锅放入托盘,搭配一碗米饭和一碗玉米糊即可上桌。
植物油13茶勺、盐1茶勺、老抽两茶勺、白糖1g、料酒2茶勺、姜5g、辣皮子5个、香葱5根、香菜3 颗、素易鲜1茶勺。加老抽、加水、加白糖,大火烧开。转中小火烧15分钟左右,中间把黄花鱼翻面一次。
芡实有补中益气、健脾祛湿、滋养强壮的作用,它与莲子有些相似,但其收敛镇静的作用比莲子强,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酸等。此外,芡实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人脸色红润、白皙。
脾胃不和的病人可以用健脾补血颗粒,健脾补血颗粒具有补血,益气,健脾和胃,消积的功效。但是使用该药的时候要注意,吃药期间,要忌食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而且该药最好是在饭后服用。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本品性温、味甘,适用于积年胃病者饮用。此外,有健脾胃、助消化、降血压、降胆固醇、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对于肝炎、糖尿病、高血脂及神经衰弱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辅助疗效。感冒时不宜饮用。
五花肉切薄片,葱切片,姜切丝,蒜切片,红椒切丁。起锅热油,下肉片滑炒出油,然后放干红椒、葱姜蒜爆香,加老抽、料酒略炒,再放入包菜。当包菜变软出水时,下粉丝翻炒,放盐,让粉丝充分吸收炒出的水分。
粳米50克,益智仁5克。首先将益智仁研成粉末,将粳米淘洗干净入砂锅中,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转用小火熬成粥品。加入益智仁粉末及调味品,稍煮片刻即可。补中益气,健脾养胃,适合于肾虚、腹中冷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