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讯

    食品安全权威发布大众健康医药广角科研成果曝光台社会万象明星热点两性新闻奇闻趣事医界要闻展会会议
    速冻模式也不怕 好心人辅酶Q10为心脏加件外套
核心提示】 “忽如一夜冬风来”、“两天经历两个季节”这是最近多地气温忽升忽降的真实写照。每年冬季,尤其是这样气温骤降的时候,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是非常

 “忽如一夜冬风来”、“两天经历两个季节”这是最近多地气温忽升忽降的真实写照。每年冬季,尤其是这样气温骤降的时候,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是非常危险的,这样的速冻模式严重威胁着他们的健康。

气温骤降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也会比平时要高,一旦着凉受寒,更容易发生心血管意外——猝死在冬季发生最多,而且其中80%以上跟冠心病相关。因此在速冻模式下,心血管病人要比平时更注意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千万别犯容易导致意外的“大忌”。

 

心血管疾病“偏爱冬天” 气温骤降需警惕

我们常说“心梗猛于虎”,心血管疾病就包括了冠心病(常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等。这些病四季都会发生,但是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3月,心血管疾病容易加重,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这类的急诊病人最多。

气温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明显的“U型”关系,寒冷地区温度每降低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就增加1%。流行病学资料亦表明,冬季是心脑血管事件的好发季节,平均收缩压较夏季高出5个毫米汞柱;高血压的患病率冬季为33.4%,夏季则降至23.8%,且冬季降压药敏感性较夏季低;同时,我国北方地区处于寒地,其高血压患病率更是高达40%,近乎全国高血压患病率的两倍。尤其是在冷空气过境或大风急剧降温时,更易导致心脑血管病患病率急速攀升。

心血管病之所以在冬季会频频高发,第一诱因就是“冷”。寒冷会令人体的血管收缩,而且出汗减少,血容量大,从而刺激血压上升。在冷空气骤然的刺激下,人体会出现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血流加快等现象,导致血压升高或血管栓塞等。同时,寒冷的天气也增加了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因为寒冷,身体需要靠消耗能量来产生热量,心脏的耗氧量增加,这让原本就脆弱的心脏超负荷运转。

 

冬季保暖是关键 

    当然,心血管病人也无需过分紧张,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只要注意好生活中的小细节,就能够安全过冬。

首先冬季保暖是最关键的,尤其是面部和背部保暖。面部皮肤的血管对寒冷特别的敏感,当碰到寒冷的空气,面部血管会突然收缩,引起连锁反应,会造成血压波动,影响心脏,可能会诱发心绞痛;而背为阳中之阳,风寒之邪极易通过人的背部侵入人体,引发疾病。

其次洗澡时间不宜过久,可以选择泡脚来暖身。不少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由于怕冷,洗澡时常常水温较高,而且洗澡时间也比较长。然而,较高的水温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造成空气中氧含量不足,心脏不好的老人血液就会供氧不足,从而引发心血管意外。专家建议可以选择在临睡前用40℃—45℃的热水洗足,对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最后可以通过调饮食强身健体,但切忌大补反伤身。冬季气候寒冷,早起外出宜进红枣姜汤或牛奶、豆浆、红枣粥等热饮,以暖和身体;国人都有冬天进补的习惯,特别是炖汤、炖肉等食补更是大受欢迎。然而,对于心血管病患者而言,这类高热量的食物必须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冬令膳食可多食些优质蛋白质食物,如肉、鱼、蛋、豆类食品。

除此之外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冬季可以适当补充辅酶Q10,提早为心脏健康打下基础。辅酶Q10是几乎存在于人体每一个细胞中的基本生命物质,尤其在心脏中的含量最高。通过补充辅酶Q10,能够营养心肌,为心脏带来充足的动力,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预防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浙江医药好心人牌辅酶Q10,依托浙江医药作为知名药企的原料药优势,采用天然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出的高规格好心人牌辅酶Q10,对于冬季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关标签
(责任编辑:Jerry)
凡未标明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