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HBV-免疫诱导疗法
治疗乙肝新成果——抗HBV-免疫诱导疗法
临床上,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虽然可以有效地抑制HBV的复制,控制疾病的进展。但如果患者自身的抗HBV免疫力没有恢复,彻底清除HBV的机会非常低,停药后复发率高。且患者常面临因病毒变异而出现耐药的问题,以及无法停药而必须长期服药的问题。
由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中国肝病生物免疫治疗中心共同研发的最新乙肝治疗成果:抗HBV-免疫诱导疗法,一方面能杀灭肝细胞内病毒,清除病毒;另一方面调节免疫系统,激活T淋巴细胞,促进抗体产生,抑制复发。
抗HBV-免疫诱导疗法治疗原理
慢性HBV感染者的体内成熟期树突状细胞数量减少,且树突状细胞多处于不成熟状态,功能低下,从而不能有效地传递HBV感染的信息给下一级免疫细胞,激活初始型T细胞,激发机体的抗HBV免疫反应,是导致乙肝慢性化的主要因素。
正常情况下,人的皮下分布着少量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即朗格汉斯细胞),当受到抗原刺激时,他们对抗原进行摄取、加工、处理后,在向淋巴组织的T细胞区迁移时逐渐分化为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并激活初始T细胞,引起相应的免疫反应。
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可促进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增加树突状细胞表面MHC类分子的表达,增强其抗原提呈作用,从而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应答。而卡介菌多糖核酸可以非特异性地增强树突状细胞对外来抗原的提呈作用。
抗HBV-免疫诱导疗法就是通过皮下注射由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的细胞因子GM-CSF、HBV特异性抗原及免疫佐剂卡介菌多糖核酸组成的抗HBV-生物免疫诱导因子,来诱导皮下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变成熟,以增强其提呈HBV抗原的作用,使其恢复传递HBV感染信息给下一级免疫细胞的功能,重新启动对HBV的免疫识别,打破免疫系统对HBV的免疫耐受,调动免疫系统来对抗HBV。达到抑制病毒复制,促进HBsAb和HBeAb的产生,促进HBeAg和HBsAg的血清学转换,最后清除病毒。
抗HBV-免疫诱导疗法治疗原理图
抗HBV-免疫诱导疗法四大优势
1、疗效快:清除病毒效果快而显著;
2、停药安全:激发自身体内树突状细胞,避免传统药物只是抑制病毒停药反弹的弊端;
3、持久性:分化大量树突状细胞抵抗病毒,在体内记忆功能不会反复发作;
4、副作用小:活化的免疫细胞专门攻击病毒,对人体各器官无损害,无副作用,避免传统药物副作用弊端,更安全性高。
抗HBV-免疫诱导疗法治疗效果:
显著增强机体的抗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增强机体免疫系统针对HBsAg的体液免疫反应,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降低病毒抗原,促进HBeAg的血清学转换;显著增加HBsAb水平,促进HBsAg的血清学转换,部分患者达到HBsAg的清除,获得彻底的治愈。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HBsAg清除率比传统方法提高一倍以上。疗效优于长效干扰素。
抗HBV-免疫诱导疗法操作方法
上臂三角肌处皮下注射抗HBV-免疫诱导因子,2周1次,12次一个疗程。每注射6次后间隔2周,复查HBV-DNA定量、乙肝两对半定量和肝功能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不同,通常需要连续多个疗程的治疗。有病毒复制者应常规序贯或联合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也可以联合应用其他免疫治疗方法。
抗HBV-免疫诱导疗法适用范围
1. 无明显黄疸的轻度和中度慢性乙肝患者。
2. 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携带者及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3. 代偿期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及轻中度失代偿期的乙肝肝硬化患者。
抗HBV-免疫诱导疗法禁忌症
1. 绝对禁忌症:⑴重度慢性乙肝、重症乙肝及重度失代偿的乙肝肝硬化;⑵多种药物或食物过敏的高敏体质者;⑶有乙肝疫苗、GM-CSF和(或)卡介菌多糖核酸过敏史者。
2. 相对禁忌症:⑴严重心、肺、肾等器官疾病的患者及身体过度虚弱者;⑵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活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⑶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
抗HBV-免疫诱导疗法临床疗效
抗HBV-免疫诱导疗法可以显著增强机体免疫系统针对HBsAg的体液免疫反应,抑制慢性HBV感染者的病毒复制,促进HBeAg的血清学转换;显著增加HBsAb水平,促进HBsAg的血清学转换,部分患者达到HBsAg的清除,获得彻底的治愈。研究报告(APASL 2015)如下:
1.抗HBV-免疫诱导疗法联合替比夫定治疗HBeAg(+)慢性HBV感染者
共101人,年龄17-46岁,中位年龄29岁,男68人,女33人。包括ALT正常的慢性HBV携带者50人,ALT≤2倍正常值的慢性乙肝患者21人,ALT>2倍正常值的慢性乙肝患者30人。抗HBV-生物免疫诱导因子皮下注射,每2周1次。替比夫定600mg口服,每天一次。治疗12、24和36周后的结果如下:
>>>>>>>>>>>>>>>>>>>>>>>>>>>>>>>>>>>>>>>>>>>>>>>>>>>>>>>>>>>>>>>>>>>>>
即通过抗HBV-免疫诱导疗法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治疗,“大三阳”转为“小三阳”的几率明显高于单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大约是单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的2倍。
2.抗HBV-免疫诱导疗法治疗HBeAg(-),慢性HBV感染者
共56人,年龄21-56岁,中位年龄32岁,男33人,女23人。包括慢性乙肝患者12人,慢性hbv携带者14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30人。抗HBV-生物免疫诱导因子皮下注射,每2周1次。对有病毒复制的慢性乙肝患者及慢性HBV携带者口服替比夫定600mg,每天一次。治疗12、24和35周后的结果如下。
>>>>>>>>>>>>>>>>>>>>>>>>>>>>>>>>>>>>>>>>>>>>>>>>>>>>>>>>>>>>>>>>>>>>>
即通过抗HBV-免疫诱导疗法的治疗,“小三阳”达到临床治愈的可能性非常大。
- 上一篇:如何提高男性的力比多(一)
- 下一篇:少林正骨堂旗舰店在“榕城”开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