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福来远渡非洲 防艾制剂获坦桑尼亚颁发新药注册证
2016年5月20日,由中国开封九福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坦桑尼亚PMAS药业公司合作开发,中国海南钟晨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艾滋病辅助治疗新药“PMAS纯酰素”芦荟多聚糖口服液历时近3年,终获坦桑尼亚TFDA药品和食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核准(注册号:TEN16FF0276)。这是“PMAS纯酰素”芦荟多聚糖口服液在艾滋病集中的东非共同体首个取得的食药注册证批号。
“PMAS纯酰素”芦荟多聚糖口服液是从天然库拉索芦荟中提取的乙酰化甘露聚糖(Acemannan)为主的生物制剂,通过快速提升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的辅助治疗药。基于Acemannan在活体中能产生快速产生高效的抗病毒和抗肿瘤的活性,因此也可用于替代化疗的癌症抑制剂。
坦桑尼亚的医药市场管理由国家卫生部负责。卫生部下设药品和食品监督管理局(英文名称Tanzania Food and Drugs Administration,简称TFDA。此前称Pharmacy Board)。坦桑尼亚药品由坦桑尼亚药品和食品监督管理局(TFDA)负责管理和实施。根据《坦桑尼亚食品、药品、化妆品法案》,对包括辅助治疗的医用食品、药品、化妆品的生产、进口、销售、成分等都有严格规定。依据当地法律,所有药品在进入坦桑尼亚销售之前,必须先到TFDA药品和食品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
按坦桑尼亚国家规定,企业必须递交关于申报药品的药理毒理性试验及临床试验报告,证实无毒害且疗效确切,然后再经过坦方相关医药专家委员会研究讨论后方可获得批准。涉及生物制剂的,还必须递交从种殖、加工、储运到销售的操作标准。每一项产品的质量参数都必须有明确的定量标准。在产品的规格和标准方面,坦桑尼亚有关当局完全以现行的英国药典为依据。
坦桑尼亚首都和18省区均设有政府管理的公立医院,其中以达累斯萨拉姆的姆西比里国家医疗中心医疗条件最佳。近年来,政府在医疗方面也实行了逐步开放的政策,坦桑各地私人医院纷纷开立。以首都达市为例,私人开立的医院已超过20家,其他各种私立诊所多达300家以上。
在药品销售方式上,坦桑实际上是医药分开的。坦桑卫生部的另一下属机构"医药储备部" (MEDICAL STORE DEPARTMENT,缩写 M.S.D)负责用政府款项采购药品及接受援助药品,并将其拨付各公立医院以补贴价售给病人或用于其他福利事业。虽然各种医院和诊所大多设有药房,但是公立医院的补贴药品不够使用;私立医院和诊所财力有限,储备药品能力不足。所以,相当多数的药品只能由医生开出药方让病人去药房买。有些特殊功能性医用辅助治疗品除了在医院和药房销售,超市和普通便利店也可以上柜销售。
在坦桑,对使用药品最具权威的机构是M.S.D 和私立医院协会。两者分别决定公、私医疗机构的用药。坦桑私人医院协会从属非洲私人医院协会。它经常举办各种交流活动,公立医院和政府卫生部门也可参与其间。其中主要的一个议题就是对使用药品的协调和交流。
1999年之前,坦桑尼亚有关当局对进口药和开设私人诊所的限制都是相对宽松的。2000年以后,坦桑尼亚药品管理当局对药品经营权限制开始增多,对新药注册更是严加控制。到了2015年7月以后,连中国进口的两面针牙膏和药物浴皂都要求进行药品注册和专营。
中国政府从90年代起,开始对坦桑尼亚的艾滋病治疗进行援助。这一援助项目由中医药管理局负责承担,主要采用中药为坦桑尼亚艾滋病患者治疗。
坦桑尼亚是艾滋病多发地区,本国居民对艾滋病患者也持比较开明的态度。坦桑尼亚政府大力呼吁国际社会给予防治艾滋病的支持,这就使九福来生物与坦桑尼亚合作开展防治艾滋病药物的开发有了良好的基础。
此次“PMAS纯酰素”芦荟多聚糖口服液喜获坦桑尼亚TFDA药品和食品监督管理局食药注册证,意味着新型治疗艾滋病的研究成果可以迅速商业化。特别是这种用于治疗艾滋病药物效能更高,耐药性低,成本更廉,价格仅仅只是鸡尾酒套餐疗法的八分之一。如能大批解决艾滋病患者的痛苦,即可得到国际认可而投入亚洲及欧美市场,将极大的提高“PMAS纯酰素”芦荟多聚糖口服液的产品声誉,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将是不可估量。
目前,“PMAS纯酰素”芦荟多聚糖口服液在坦桑尼亚获得食药注册证后,可以在东非共同体(EAC)坦桑尼亚、肯尼亚、卢旺达、布隆迪、乌干达、南苏丹等六个国家同步销售。
“PMAS纯酰素”芦荟多聚糖口服液进入坦桑尼亚等东非共同体(EAC)后,还会迅速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接触,并与各国红十字会、艾滋病协会、联合国难民事务所(UNHCR)、中非援助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援助机构展开合作,以便让更多的非洲患者早日用上来自东方先进生物技术所带来的神奇功效。
相关介绍:来自芦荟乙酰化甘露聚糖核心的纯酰素研究历程
芦荟乙酰化甘露聚糖最早由美国Roboz和Haagen-Smit在1948年开始对芦荟多糖进行提纯和有关结构的研究发现芦荟多糖中能作为细胞内部代谢的能量来源。直到1981年,美国药理学博士Bill McAnalley发现这种隐藏在芦荟多糖当中的细胞活性物质就是芦荟乙酰化甘露聚糖;
1982年,派克兰医院病理科主任McDaniel首次使用芦荟乙酰化甘露聚糖进行艾滋病治疗。三个月后,七成病患已无艾滋病迹象。后来又有三组医生做了同样的实验,也得到相同结果。更为惊人的是可预测性实验中,每个病患的可预测性居然达到是96%,芦荟乙酰化甘露聚糖治疗艾滋病的可能性进一步得到证实。
1992年,美国卡林顿实验室最早利用芦荟凝胶中提炼的乙酰化甘露聚糖开发治疗艾滋病药物,并取名“乙酰吗喃”(Acemannan)震惊了芦荟工业。而且,卡林顿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将Acemannan免疫促进剂与癌细胞同时注射到小鼠身体内时,癌细胞就会萎缩和死亡,同时证明了Acemannan对癌症有明显的抗击作用。
2000年9月20日,在美国召开的国际芦荟科学委员会第19届年会中重点探讨了芦荟化学成分、芦荟抗癌功能、芦荟多糖的免疫功能、芦荟多糖在实验鼠上的生物代谢和转化等内容,为芦荟药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1年6月5日,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药理系的Dr. Byung Mu Lee再次通过实验发现:Acemannan在活体中能产生最有效的抗病毒和抗肿瘤的活性,可作为有前途的潜在癌症化学防止剂。Dr.R. Murray Siegrl在当年的《芦荟产业论文集》中对乙酰化甘露聚糖促进免疫反应的机理进行了详细论述。
后来,德州农工大学病理学教授Ian Tizand作了题为《甘露多糖免疫增长剂(Acemannan lmmunostimulant)--第一个在美国有执照的芦荟生物活性物》的报告,对乙酰化甘露聚糖的效用进行了充分肯定。Niermal Pugh博士从结构上鉴定了乙酰化甘露聚糖是一种强有力的免疫促进多糖,它可以激活巨噬细胞的效力。
2012年9月18日,美国科学家在《替代及互补治疗医学期刊》第850-853页发表了题为“芦荟粥抗爱滋病病毒感染的试验论文中用大量治愈的数据公布了用芦荟治疗艾滋病完全可行性。
2013年,中国常州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张荣轩博士携同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陈文星博士分别带领的研发团队一道,经过多年对芦荟多糖的深入研究,发现芦荟乙酰化甘露聚糖中由线性的β(1-4)-D-甘露糖基单元组成的一种长链聚合物可以作为调节免疫的配位体、药物输送的媒介物、细胞间传送的调节剂和附着于健康主细胞上病原体的有效抑制剂而具有刺激细胞和合成运动细胞的功能,可以广泛用于各种免疫性疾病治疗。
Acemannan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活性,能应用于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其机理是干涉了糖苷酶的活性,交替改变了碳水化合物在细胞间输送,最终降低了病毒的传染性而确定了芦荟免疫促进剂的作用。
张荣轩教授给Acemannan多糖中的这种细胞活性物质做了命名,叫PMAS,即为PURE MATERIAL ACEMANNAN SOURCE;中文名叫“纯酰素”,喻意为“来自乙酰化甘露聚糖源泉的高纯度物质”。
张荣轩教授同时将此技术申报了国际PCT专利联盟组织审核,并于2014年获得通过。该技术先后获得了美国发明专利、中国发明专利和香港发明专利。目前,德国、日本等国发明专利也正在积极申报中。
2016年5月2日,纯酰素(PMAS)获艾滋病最为集中的东非国家坦桑尼亚TFDA药品和食口监督管理局的药品注册证(注册号:TEN16FF0276),可以在东非共同体(EAC)坦桑尼亚、肯尼亚、卢旺达、布隆迪、乌干达、南苏丹等六个国家同步销售。
- 上一篇:羊奶粉再次被查出问题 美力源全国召回问题羊奶粉
- 下一篇:艾艾贴有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