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讯

    食品安全权威发布大众健康医药广角科研成果曝光台社会万象明星热点两性新闻奇闻趣事医界要闻展会会议
    追赶生长与代谢性疾病
核心提示】武汉协和医院陈教授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型糖尿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我国的2型糖尿病流行情况也正在不断恶化。2008年发表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

武汉协和医院陈教授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型糖尿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我国的2型糖尿病流行情况也正在不断恶化。2008年发表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中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达到9.7%,与80年代初相比提高了15倍以上,增长速度显著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为什么我国2型糖尿病发病率增长速度如此之快?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吗?武汉协和医院通过研究发现,近几十年世界许多国家,尤其西方国家同样存在生活及营养水平的提升,并且我国及其他东亚国家人均食物摄入量仍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显然,单从营养水平提升的绝对量而言,并不足以解释我国2型糖尿病的急剧流行。来自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的数据显示,全球人口平均日热卡摄入量从1964-1966年到1997-1999年30余年间增长18.9%,而我国所在东亚地区增长高达49.3%,增速是前者的2倍多。我国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显示, 中国人动物性食品摄入量在过去50年中增加了3倍。脂肪供能比在城市居民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由此可见,我国营养状况具有起始水平低、提升迅猛两大特点,在短短三十余年经历了一个由营养不良到营养过剩(部分地区)的迅速转变。这种营养水平的快速提升过程可能正是我国2型糖尿病发病率迅猛增长的关键因素。

除外,亚洲人群总体肥胖程度低于美国及南美洲人群,但2型糖尿病这一与肥胖高度相关的疾病却在亚洲高发,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2004年武汉协和医院陈教授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糖尿病中心做客座教授,与研究所的知名教授谈起这一表象,当时研究中心有研究者在进行蛋白饮食限制导致机体代谢异常的机制研究,受到启发,武汉协和医院陈教授查找了很多相关文献,发现大量研究提示宫内发育迟缓的机体在生长条件改善后可以出现快速的生长,随后成为代谢异常高风险人群

基于上述的种种现象,回国武汉协和医院陈教授开始带领团队及学生们进行营养变化与糖代谢异常发生的机制研究,并逐渐发展到建立限制饮食后开放饮食的模型研究,研究显示这种在成年动物中采用营养变迁所观察到的后续代谢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高度相关,这与前述的营养快速提升所导致的人体变化极为相似。因此我们认定这一模型非常适合用来研究由于营养快速提升所导致的2型糖尿病等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疾病。

经过十余年潜心钻研,武汉协和医院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深入探讨了营养变迁模式对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影响。目前,该研究成果已获得权威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已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国际领先水平。在该研究领域属国内首例。

提到营养的快速提升,不得不谈及“追赶生长”这一概念。所谓“追赶生长”,顾名思义,即“原先落后”,后来“追赶”地生长。在医学领域,“追赶生长”指营养缺乏者发生营养快速提升,使机体从发育迟缓或生长停滞的病理状态中加速恢复,这原本是一种自我代偿和保护机制。然而,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这种自认为的“保护机制”会对机体造成长期的不利影响,促进中心性肥胖、2 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虽然已有研究提示追赶生长现象与代谢性疾病风险的关系,但其增加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机制未明,从而也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能够在营养改善或恢复过程中保护机体,减低营养提升所带来的追赶生长现象致代谢性疾病的风险。我们研究组率先构建了能反映我国营养变化模式的动物模型,全面评估追赶生长对2型糖尿病基本病理生理改变的影响。通过多项临床研究评价发生于生命周期不同时间、不同形式的追赶生长对代谢及表观遗传学指标的影响,并制定了有效的干预措施。

宫内发育迟缓是目前世界上研究较多的生命早期追赶生长形式。如果一个生命体在胚胎早期不能获得足够营养,为了存活,机体必须适应这种“营养不良状态”。这样,这个生命体往往会发育出一些高效利用能量的性状,以期在营养不良状态下能正常发育。然而,如果出生后该个体处于正常或过剩的营养环境,那些“高效”的性状会继续发挥高效的作用,使得更多的能量被储存,从而增加代谢性疾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风险。

成年期追赶生长现象的形式就更多样了,这方面国内及国际研究较少,这也是我们小组研究的重点。

武汉协和医院陈教授介绍,对出生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人群与代谢性疾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观察,发现在出生于“三年自然灾害”的人群中,成年后出现糖代谢异常的比率是生于饥荒前人群的2.3倍,是生于饥荒后人群的2.7倍。营养追赶最严重人群,即饥荒期间居住在农村地区,随后迁居至城镇的居民,代谢综合征(指由于存在肥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紊乱等情况引起多种物质代谢异常,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临床综合征)患病率明显高于无城乡迁移经历的城镇居民,这一结果说明饥荒后的追赶生长可导致后续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增高,营养不良越重风险越高。

很多疾病也会造成营养水平的降低,而在疾病的恢复过程中会出现营养的追赶,从而发生追赶生长现象。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由于患病期间能量消耗大于能量摄入,患者出现体重减轻。甲亢恢复期营养水平的改善可能对代谢产生影响,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生。肿瘤、结核等消耗性疾病在恢复期可能面临同样的情况,这需要更多研究证实。

武汉协和医院陈教授介绍,节食减肥作为一个常见的减肥方式在人群中十分流行。然而,节食的程度过重可造成机体营养不良,如此时突然停止节食则可出现追赶生长现象,不仅使体重反弹,还可对代谢造成不利影响,增加糖尿病的发病机率。

追赶生长的形式可能还有许多种,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机制研究,临床研究也在同步进行中,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研究成果用于临床实践中。

目前,对于2型糖尿病的预防,国内和国际上大体措施一致,但随着人种及地区差别而稍有不同。例如,相比欧洲的肥胖人群,亚洲人肥胖多表现为中心性肥胖或称腹型肥胖,即以腹部脂肪优先堆积为主,容易出现我们俗称的“将军肚”。在我们的追赶生长动物模型中,也表现为腹部脂肪优先生长。而腹型肥胖又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高风险因子。因此,对于中国及其他亚洲人群,预防2型糖尿病的措施应从注重降低营养的快速提升,预防腹型肥胖着手。

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不是一定伴随着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呢?其实也不尽然。生活水平提高,不是指可以暴饮暴食、可以久坐于电脑前上网聊天,可以长期以车代步毫不活动,而是我们对生活有更多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美食、选择游戏、选择快捷,但都应该在健康的范围内。例如在选择高糖、高脂饮食时应该适量;在久坐工作学习或游戏后,应该适当活动;即使工作时以车代步也应定期参加体育运动。虽然普通人生活中最重要是衣、食、住、行,但生活水平的提高应该有着更多形式和内容,从登山、游泳、踏青,到欣赏音乐、阅读、散步,我们的健康选择是很多的,健康才是衣、食、住、行的前提和根本。也许提到代谢性疾病,人们就会自然的认为这是老年病,特别是现代年轻人,不想为数十年之后可能发生的疾病操心,加之生活压力大,于是放纵自己而选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实,这种放纵看似可以满足目前的自身需求,实则非但不能解压,反而可能加重压力,造成恶性循环,将来还可能导致代谢性疾病等疾病的发生。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些人把暴饮暴食当做减压的方式,其实暴饮暴食后身体肥胖,可能使人们产生更大的压力,高血压、糖尿病等也可能随之而来。另外,有些中年人可能经过人生前半期的艰苦奋斗,终于有了一些成就,于是就开始大把“追赶”,选择健康的“追赶”无可厚非,然而如果放纵地吃喝玩乐,你可能追赶上了某些现代的步伐,疾病也可能正在追赶你的途中。所以,我们在面临众多选择时,应该始终以健康为重,除了自我调节外,也许适当的心理疏导能够改变某些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果您已经患有诸如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也不必过于紧张,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要到正规的医院就医,综合治疗。例如有研究发现,如果血糖控制良好,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寿命与普通人群几乎没有差别。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即糖尿病教育、血糖监测、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和药物治疗,这些是同等重要的。有些患者认为,把血糖交给医生管,自己就没事儿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只有“五架马车”并驾齐驱,糖尿病患者生命的旅程才能稳步而健康。其他疾病也有各自的综合治疗策略,患者本人积极健康参与都是其中重要一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 营养不良后出现追赶生长可能会导致代谢性疾病高发,有些家长可能会问,是不是孩子从小吃的越多越好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现在还有许多家长总担心孩子吃不饱,营养不良身体差,好像非要把孩子“填”得胖胖的心里才踏实。其实现在的孩子又有几个是营养不良的?应该教会孩子健康适当饮食与运动,这样才会让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习惯,孩子长大后才不会因为要改变如贪食、不爱运动等不健康生活习惯而苦恼,追赶生长的现象也会减少,也才会少受肥胖、疾病等的困扰。

祖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整个社会应该一起共筑生命的防线,稳扎稳打,切勿“追赶”。

相关标签
[武汉协和医院]
(责任编辑:Jerry)
凡未标明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