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讯

    食品安全权威发布大众健康医药广角科研成果曝光台社会万象明星热点两性新闻奇闻趣事医界要闻展会会议
    世界睡眠日关注睡眠疾病 病因往往被患者忽视
核心提示】今天是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将关注睡眠,关爱心脏作为睡眠日的中国主题,在这简单的口号背后,是一个严峻的现实: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现这样那样的睡眠障碍,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却坚信自己没有病,不就是失眠多梦、打个呼噜、磨磨牙吗,这么多年我都这样过来了,没事!很多人不以为然地说。

-记者体验

睡眠监测下的难眠夜

在一个钢筋水泥包围的大都市,很多上班族、白领的睡眠或多或少都有问题,那么如何界定自己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呢?记者按照自我检测办法进行测试,评分结果是5分:“您可能患上了睡眠呼吸暂停,建议立即咨询医生”。带着疑问、好奇以及些许恐惧,记者来到朝阳医院睡眠中心,进行了全称为“多导睡眠监测”的专业睡眠监测。

做梦过程都可用仪器监测

日前的一个周五,记者于晚上9点30分准时来到睡眠中心。在一个独立的小院里,有5个独立的监测室, 已经有3位病友进入了监测状态,他们每人的头部都粘连着十几根电级导线,鼻腔里插着气管,胸部也被捆得结结实实,直直地躺在狭小的病床上,他们都有些身体僵硬,神色紧张,看上去像遭遇车祸或者生命垂危的病人正在接受紧急治疗(如图)。

据朝阳医院呼吸科的郭兮恒主任介绍,1982年,协和医院最早将这套系统引入中国开始对患者进行睡眠监测,它可以提供脑电图、血氧饱和度、睡眠体位、口鼻气流、鼾声等10项数据,来综合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郭教授随后带记者来到“中控室”,这里的医护人员通过摄像头24小时监控患者,因为有些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肢体运动,或会突然从床上摔下来,甚至梦游等症状。郭主任指着电脑屏幕上的一条条曲线,向记者解释所代表的参数:“如果一个人出现呼吸暂停,数据曲线就会呈现蓝色波动,”他兴致勃勃地说,“就连一个人睡眠中做梦的活动过程都能通过仪器监测出来”,这让记者不禁佩服得五体投地,迫不及待地想进入属于自己的小屋接受监测。

检测费用已列入医保报销

随后,医生们花了半个小时时间将一根根金属导线粘在记者的脸上,金属触点的冰凉感提示记者,接下来不是在自家床上休息,而是要配合治疗的睡眠。此时,记者开始担心会失眠或半夜醒来,导致监测失败。经过简单的适应后,记者很快进入梦乡,最后一次看时间为10点22分。等记者再一次看时间时,已是凌晨1点40分。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真的半夜醒了。记者极力克制自己不去拿手机,怕一旦打开又会上网或刷微博到天亮。但最终还是打开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发了微信,此时立刻引来很多惊讶的回复,原来很多朋友像记者一样,凌晨依然没睡,还在看微信刷微博。随后记者再次睡着,但大概两个小时后再次醒来。此时已经是凌晨5点,窗外偶尔传来马路上汽车经过的声音。早上6点半,大夫如约而至,拔掉导线,测试结束。

记者来到中控室,看到另外一位来自云南的病友的睡眠参数,他一晚上呼吸暂停了100多次,而正常人每小时不超过5次。与他相比,记者还算健康的,只是口鼻气流有些问题。由于准确的数据监测分析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出来,记者并不知道自己的梦有没有被记录下来,但有生以来最有科技含量的这次睡眠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记者了解到,这样一次测试大概的费用在500元至1000元之间,已经列入医保报销范围。患者也可以从医院领取简便的仪器回家测试,在一个熟悉的环境,患者也许更自然,测试结果更准确。

相关标签
[失眠][世界睡眠日][睡眠]
(责任编辑:吴亚男)
凡未标明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