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改委已成立南方采暖课题组 处于路径设计阶段
2013-01-15 12:56:01 来源:新京报
我要评论人关注
【核心提示】随着气温下降,中国南方供暖问题被关注,更因有媒体报道专家称南方人习惯湿冷,突然集中供暖可能导致身体不适引发争议,让南方供暖问题骤然升温。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就南方冬季采暖成立课题组。其负责人表示,南方冬季采暖仍处于路径设计阶段。
试水遇阻
集中供暖遇能源紧缺
南京、杭州、武汉、扬州、南通等长江沿线城市,过去几年陆续施行部分小区集中供暖。
武汉2006年启动“冬暖夏凉”工程。2010年8月,《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修订草案)》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进行城市热力规划,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
不过,据媒体报道,武汉“冬暖夏凉”已三次爽约。这个冬天,原定于2012年12月1日供暖的一些小区,直到12月中旬才开始供暖。
据负责供热的武汉德威热力公司项目经理凯华介绍,供暖延迟,是卡在了能源环节。武昌电厂因天然气供应短缺未能履约,后来由煤炭发电的青山电厂代为供热。
凯华介绍,中石油、中石化近期调配至武汉的天然气每日仅300万立方米,缺口上百万立方米,为保居民用气,只得大幅压缩热电厂供气量,电厂也就无热可供。
武汉市发改委主任吴清介绍,武汉非冬季每天用掉230万立方米天然气,进入冬天,每天剧增200万立方米。若是全城200多万户家庭都集中供暖,增加的天然气用量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遭遇能源瓶颈,武汉并非孤例。国家发改委的杨利民介绍,根据他到南京、合肥等城市考察,部分小区暖气管道都铺设好了,但供应问题还没有解决。
暖通界业内人士、中国合同能源管理网总裁萧评近年来也在参与南方冬季供暖的顶层路径设计。1月10日,他说,能耗是南方冬季采暖核心问题,“在南方实行大集中供暖,几乎不大可能”。
本文导航
凡未标明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