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岛核事故对中国海影响不显著
2012-11-19 13:12:34 来源:中国科学报
我要评论人关注
【核心提示】2011年3月发生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对我国东海的影响小于切尔诺贝利事故,通过大气沉降输入东海的人为放射性核素137Cs总量是不显著的。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通报》2012年第32期上。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研究发现,2011年3月发生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对我国东海的影响小于切尔诺贝利事故,通过大气沉降输入东海的人为放射性核素137Cs总量是不显著的。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通报》2012年第32期上。
大气传输是福岛核事故排入太平洋的放射性物质快速进入中国海的主要途径。去年4~6月,研究人员在中国海(包括黄海、东海、南海)采集了海水样品,测定了海水137Cs活度,评估了福岛核事故对中国海、特别是对东海的影响。他们将切尔诺贝利事故和福岛核事故对中国海表层海水137Cs活度的影响比较分析发现,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中国海表层海水137Cs活度高出福岛核事故1~2倍。
“虽然这两次核事故产生的放射性物质进入中国海途径均是通过大气传输,且切尔诺贝利与中国海的距离远大于福岛,但是福岛核事故对中国海的影响小于切尔诺贝利事故,这可能是因为福岛核事故释放到大气中的137Cs总量小于切尔诺贝利事故。”论文第一作者、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吴俊文解释说。
这是福岛核事故发生后,第一次公开发表的关于其对中国海影响的研究成果,之前尚未见关于福岛核事故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中国海影响的报道。据了解,下一步他们还将对放射性核素钚展开相关研究。
凡未标明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 上一篇:美能量补充饮料涉及13起死亡报告 国内网上有售
- 下一篇:“人类智力减退”说法引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