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限塑令出台逾4年 降解塑料袋占比不到5%
环保成本如何分摊
国家机械标准化委员会固废分标会主任白云峰认为,人们需要形成这样的观点——不环保,就得付出高代价,利用市场杠杆调节,“降解塑料袋就必须贵,得改变大家使用一次性物品的习惯”。
当下,四五角钱的生物降解塑料袋犹如环保产业中的绿色奢侈品。要想根除“白色污染”这块心病,还要解决环保成本的问题。
“现在中国生活水平还不是特别高,毕竟降解的成本要高一些,要使用的话,生活成本可能就要提高一些。大家能不能接受跟最终政策方面的决策,可能有不一样的结果 。”齐翔腾达内部人士说。
“根据生产调查和测算结果,应用生物分解塑料的生产成本是传统塑料的2-5倍。由于价格过于昂贵,在现有经济条件下,若缺失政府补贴和政策支持,生物分解塑料要替代常规产品难以实现。”翁云宣说,在国外,政府通过政策或税收调节价格,有的发达国家直接禁止非生物分解塑料购物袋的使用,在有的国家还专门设立专项发展基金以支持生物分解塑料产业。目前中国政策上对生物分解塑料产业的支持力度较弱,虽有宏观政策支持,但缺少细则,不利于生产型企业的发展。中国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生物分解塑料在现代循环经济中的地位,在政策上尚没有给予巨大优惠支持。
白云峰认为,人们需要形成这样的观点——不环保,就得付出高代价,利用市场杠杆调节,“降解塑料袋就必须贵,得改变大家使用一次性物品的习惯。”
近年来,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发展较好的企业,如武汉华丽、金发科技、宁波天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但各企业盈利状况却不乐观。
据翁云宣提供的数据,国内整个降解塑料行业内的企业大概有200家,生物降解塑料的原料年产能在15万吨左右。这些企业中有30%是盈利的,其他企业还处于研发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成本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市场仍比较看好可降解塑料的前景。
据Daniel Hebert介绍,金融危机前,巴斯夫的生物降解可堆肥塑料只有1.4万吨。2009年,巴斯夫将产能扩大到7.5万吨。“因为比较看好环保材料的市场前景,所以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我们也做扩大产能的工作。”
“一方面,从外部环境来看,像美国的一些州,意大利等一些欧洲国家纷纷出台强制推广降解塑料袋的政策,可降解塑料袋需求逐渐增加;另一方面,从国内原料规模放大速度来看,随着原料规模逐渐放大,其成本也在逐渐降低;再就是我国对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资源支持政策加强,降解塑料袋应该会有快速发展。”翁云宣说。
翁云宣预计, “十二五”期间生物降解材料的产能预计会超过50万吨。在成本方面,如果生产1000吨生物降解塑料,其成本需要5万元。如果生产一万吨,成本则会减少到3万元。如果生产10万吨,那么成本只需要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