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限塑令出台逾4年 降解塑料袋占比不到5%
限塑令的初步战果
限塑令推出之初,就有企业推出降解塑料袋,欲抢占市场。然而时至今日,降解塑料袋却没有做到实至名归。市场上标注的可降解塑料袋,大多由聚乙烯、淀粉和碳酸钙制成,其中只有淀粉和碳酸钙可降解。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副主任翁云宣说,“国内可降解塑料袋的标准正在研究制定中。”
目前已有强制政策针对的是超薄塑料购物袋,而其产生的替代效应,是国内可再生塑料产业的初始推动力之一。
200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即人们熟知的“限塑令”。《通知》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超薄塑料购物袋)。从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要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据初步统计,‘限塑令’实施后,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明显减少,全国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年使用量减少240亿个以上,累计减少塑料消耗80万吨,相当于节约石油480万吨,折合标准煤68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20万吨,节约石油资源相当于大庆油田年产油量的1/8。超市、商场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普遍减少了2/3以上。”翁云宣说。
在限塑令执行的2008年,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公布的数据称,“中国每天买菜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每天在20亿个以上。”
限塑令推出之初,就有企业推出降解塑料袋,欲抢占市场。然而时至今日,降解塑料袋却没有做到实至名归。市场上标注的可降解塑料袋,大多由聚乙烯、淀粉和碳酸钙制成,其中只有淀粉和碳酸钙可降解。
安信证券分析师谭志勇称,国内一些企业生产的降解塑料袋能完全降解的并不多。具有技术优势的国际化工巨头,则早已盯上中国市场。
“在国际上,专业机构提到的更多的是可堆肥塑料,以便和其他塑料相区别。在中国还有提到光降解、氧降解塑料。但问题是,这些塑料在堆肥厂是否能被微生物消化,是需要打个问号的。中国有很多号称可以降解的塑料,但到了堆肥条件下,微生物是不能完全消化掉的。”巴斯夫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亚太区负责人Daniel Hebert说。
据Daniel Hebert介绍,巴斯夫的生物降解可堆肥塑料有Ecoflex和Ecovio两个品种。前者成分是共聚酯,后者除了共聚酯还添加了可再生材料(淀粉),二者在工业堆肥条件下可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生物质(肥料)。
翁云宣说,国内可降解塑料袋的标准正在研究制定中。可降解塑料袋的品种可根据塑料袋废弃后的处理方式来确定。对废弃后进行焚烧处理的可降解塑料袋,推荐使用生物基如淀粉基作材料,既节约石化资源,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对堆肥化处理的可降解塑料袋,推荐使用生物降解材料,既保护环境,又可使资源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