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查看更多健康资讯
节后忽高忽低的气温,让很多人挡不住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侵扰。很多在这个季节患上普通感冒的人,不禁在心里嘀咕自己是否会“中招”。
口腔溃疡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情况,上火、免疫力下降等都会导致口腔溃疡的出现,口腔溃疡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那么该如何改善口腔溃疡呢?下面我们我们就为大家介绍预防改善口腔溃疡的养生食材。
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节气。大雪到来,风寒更盛,我们首先应该注意防范风寒邪的侵害。传统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头、脚这两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我们该如何保健这两个首尾呼应的部位,以防大雪节气的疾病入侵?
12月7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踏入仲冬,温度将逐步降低,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和室内外温差变大,随之而来也迎来了疾病的高发节。大雪节气我们要注意哪些疾病,我们该如何防护?大雪节气的养生保健有哪些原则?
大雪节气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中医养生讲究顺应节气,肾在季节里属冬季,大雪时节是“养肾”的好时节。为什么中医认为冬季要重视养肾?日常有哪些养肾的误区呢?下面就为你详细道来。
肾脏是身体的“净水机”,每天过滤和清洁200升血液,把有用的东西留在血液中,让代谢的废物排出体外。同时,肾脏也被称为“工厂”,它生产了很多与人体内分泌、代谢有关的激素,帮助调节血压、维持骨骼功能、生成红细胞。
胡某年轻的时候经常骑摩托车上下班,最近几年感觉关节疼痛,去医院一查是得了关节炎。他觉得肯定是自己年轻时骑摩托把关节冻坏了。
随着计步软件的流行,越来越多人热衷于每天在网上晒出自己的步数,还有人为了得到靠前的排名而“搞突击”。每天坚持锻炼很好,但这种盲目攀比,只求量不管质的锻炼方式存在隐患。
生命在于运动,然而冬季寒冷,锻炼时稍不注意就可能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有数据显示,冬季运动伤害比其他季节要高出三成。根据自己的锻炼经验以及在临床上遇到的一些案例,下面总结了一些冬季锻炼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室外锻炼要视天气而定。以下几种情况就不要到室外锻炼了:第一,温度低于零下10℃,气温过低不仅会使运动质量大大降低,还容易受伤;第二,大风天,这种环境下锻炼容易引起身体受凉感冒和皮肤干裂;第三,雾霾天,雾霾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会诱发鼻炎、哮喘等发作。
最常见“跑步伤”是因为跑步过程中重复动作和关节肌肉承受压力所致。下面综合多项研究总结出“跑出来的几种病”,并给出相应的预防指导。
帕金森综合征,是发生于中年以上成人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美国APDA称年龄小于40岁便开始患病者为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原发性震颤麻痹的病因尚未明了,10%左右的病人有家族史;部分患者可因脑炎、脑动脉硬化、脑外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一氧化碳、锰、汞、氰化物、利血平、酚噻嗪类药物中毒及抗忧郁剂(甲胺氧化酶抑制剂等)作用等都可引起类似帕金森病的表现帕金森综合征。
近日,网上有知名博主在微博上晒出前央视主播张宏民练太极的照片,并配文:“56岁的《新闻联播》前主播张宏民如今已变身为太极拳高手!”在照片中,张宏民打扮休闲,表情严肃,左脚轻轻抬起,俨然一派大师风范。
踏入春天,相信不少敏感肌的朋友都很烦恼,在这个“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皮肤过敏尤为高发,仿佛防不胜防。那么,面对春季如此高发的皮肤过敏症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今年以来国内H7N9疫情呈现扩散态势,浙江湖南饱受肆虐,北京出现首例。我们广州也加强禽流感防控工作,定于2017年2月16日-28日对全市禽类批发市场和农贸肉菜市场禽类交易区实行临时性休市。
科学家研究发现, 20%~30%的偏头痛是由食物引起的。许多种食物中都含有能引起头痛的化学物质,生活中通过限制某些食物的摄取,改变某些饮食或者生活习惯,即可以避免发生偏头痛或减轻偏头痛的症状。
春季早晚温差变大,体质弱的朋友很容易出现一系列不适应,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人一着凉,就会刺激肠胃,加快肠蠕动,容易患上腹泻。要是患上腹泻别以为忍忍就好了,它身体造成的影响远远没看起来那么简单,所以,我们绝对不要小看腹泻的危害。
很多人都说俯卧撑能练胸肌,这真的有用吗?现在许多的男性朋友都开始注重自己的身材,男人追求的完美的身材就是穿衣显瘦,脱衣有肉,这是值得提倡的。那么,我们就从最简单的俯卧撑练胸肌开始做起吧。
爬山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的健身和放松方式,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压力过大,如果在闲暇之时去爬爬山,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尤其是对于减肥人士,爬山减肥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浙江宁波宁海力洋镇,有一位94岁的老人张荷仙,从4岁开始习武,以拳、腿、棍为三绝,近90年来勤练不辍,人称“功夫奶奶”。老人虽年过九旬,依然健步如飞,作息规律。因有一身好本领,年轻时曾单挑恶霸,勇斗乡里无赖。
在香港举行的渣打马拉松10公里赛事中,李姓女跑手(52岁)首次参赛,在铜锣湾维园终点冲线时,疑因体力不支晕倒,手脚擦损并陷入昏迷,救护员即场用自动式心肺复苏机为她急救。送医院后多个重要器官衰竭,须靠仪器维持生命,惜最终仍返魂乏术,延至13日下午3时41分死亡,10多名家属接到噩耗后悲伤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