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查看更多健康资讯
白菜根与生姜同用,取白菜清热解毒、养胃生津之功,生姜发汗解表之效,同时生姜可以制约白菜的微寒之性,煎汤盖被发其汗,令风邪从汗而解,气血阴阳调和而愈。服用本方,也可以多做一些肩胛骨的运动,可以辅助发汗。
时行感冒:病人可表现为突然畏寒、高热、头痛、怕冷、寒战、头痛剧烈、全身酸痛、疲乏无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症状。
一般情况下,风热感冒易多发于晚春和早秋;风寒感冒则多发在早春和晚秋季节。但是由于现在人们夏天吹空调、冬季吹暖风,使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季节性不是十分明显。患者要根据自身症状判断感冒类型,正确服用感冒药,盲目服药不但适得其反,还会加重病情。
后脑强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舌无苔或薄白苔。如果会把脉,应该可以测到脉像是浮紧,浮脉的意思是阳气在表,轻取即得。
实践证明,萝卜中的萝卜素对预防、治疗感冒有独特作用。具体做法是把甜脆多汁的萝卜切碎,压出半茶杯汁,再把生姜捣碎,榨出少量姜汁,加入萝卜汁中,然后加白糖或蜂蜜,拌匀后冲入开水当饮料喝,每日三次,连服两天,可以清热、解毒、祛寒,防治感冒。
感冒的时候喝咖啡可能会致命,伤风感冒药普遍含有苯丙醇胺,如与高份量的咖啡因产品一并服用,可能会引致血压急升,严重可能致命。市民也不可以用咖啡或茶送药,用药前应先咨询药剂师。
不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等,而一旦感冒,在用药之前,患者首先要分清自己所患的是何种感冒。不论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均有寒、热、虚、实之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体虚感冒。不同的病症主要特征各有区别,因此,治疗原则也迥异。
太阳穴位于眉毛外侧与眼眉外侧之间的正中央。如患者头痛、头晕,可按摩太阳穴30-50次,或从上向下拉耳垂数10下,头昏、头痛症状可减轻。位于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的皱纹中,感冒、鼻塞时可按摩迎香穴,可上下按摩直到鼻通为止。
感冒后1~3天即会出现症状,鼻咽部不适为常见的初发症状。开始感咽部不适,随后出现喷嚏、流涕、轻度全身不适。一般无发热,有时在症状刚开始时有低热。鼻分泌物初呈无色水样,起始1~2日持续不断,以后渐变稠,呈不透明的黄绿色,量减少。多数患者伴有咳嗽,虽然有痰或无痰的咳嗽常常持续到第2周,症状大多在4~10天消失。
功效主治:百合润肺止咳。款冬花辛温,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作用。本品提取液可使支气管略扩张,对组织胺引起的痉挛,有解痉作用。因此具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两药合用有润肺止咳、下气化痰之功效。
当出现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喉发痒、周身不适、咳嗽痰稀白、口不渴或喜热饮、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时,为风寒感冒。
【葱豉汤】配方:葱白2根,豆豉10克。制法:用水500毫升,入豆豉煮沸2~3分钟,之后加入葱白、调料出锅。功效:解表散寒。用法:趁热服用,服后盖被取汗。
1岁以下的婴幼儿,常会听到鼻子里有呼噜声,像是分泌物在里面随呼吸穿梭,其实那是鼻屎,当然也是痰的一种表现(呼吸道分泌物)。而很多妈妈们会担心宝宝是不是感冒了,其实往往过忧了。
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由于长期供暖,造成室内外温差较大,在北方更为突出,室内温度高,湿度相对较低,加上窗门紧闭,室内空气流通差,居室内的微生物密度较高,一些致病菌和病毒易侵袭婴儿体内。所以,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要定时开窗换气,增加室内湿度。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可在暖气片上放上湿毛巾,或在暖气旁边放一盆清水。
因为咳嗽有不同的类型;多以感冒风热、风寒、或燥热或肺脾气虚引起的咳嗽较为常见。不同类型的咳嗽在用药上是完全不同的,食疗的方法也就不同。在这里教家长一个简单的区分方法:
鼻病毒主要是感冒患者的鼻咽部分泌物污染后造成的接触性传播(手-眼、手-鼻),也存在经飞沫传播途径,后者在急性鼻咽炎远不及流感重要。鼻病毒感染后病毒复制在48h达到高峰浓度,传播期则持续达3周。
春季是人们易患感冒的季节。由冬天入春季,虽然整体气温升高,但早晚温差大,人很容易着凉,加上随着天气转暖,各种病毒细菌也随之活跃,所以春季感冒是常事。春季进补汤水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春季喝什么汤防感冒?
少吃含钠的食盐,可提高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保护口腔、咽喉部黏膜上皮细胞,让其分泌出更多的免疫球蛋白A及干扰素来对付感冒病毒。因此,每日吃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对防治感冒大有益处。
桑菊茶:取冬桑叶、菊花5至10克,甘草2克,龙井茶3克。每天泡水当茶饮。具有驱风清热、利咽止咳的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见身热咳嗽、头痛咽痛、口微渴等症状。
春季是流行性感冒多发的季节。针对不同感冒症状,中医教你挑对药材防治感冒。各种茶品功效不同,可根据不同症状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