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揭发泡餐具原料秘密:图便宜多用洋垃圾
再生料来自洋垃圾
18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再次来到唐某的商铺,随其前往附近的工厂。
“工厂是和我姑爷合伙的,他在市场(指大京九塑胶城)有股份,所以我们比较好做。”唐某介绍说。
工厂办公室只有少数几个文职人员上班,厂区几乎没人。唐某解释称,工厂工人一般都是晚上作业,在接到客户订单之后,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将再生料加工出来,次日白天让客户拉走。
“我们厂里不囤货,主要是担心环保局过来检查。”唐某表示,如果记者确定合作,他们可以马上生产出来。
至于再生料如何制成,唐某自己也不清楚,这一“技术机密”只掌握在他从某家电巨头企业挖过来的工程师手上。唐某负责和市场对接,以及购买再生料的原料。
工厂的一角堆放着废弃水管及其他工业废弃塑胶。唐某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些工业塑胶废弃物有相当一部分是用来制作发泡餐具再生料的,从国外进口而来,国外进口的胶头比从国内工厂回收来的便宜。但由于担心环保部门检查,工厂不敢大量囤放塑胶废料,一般在接到再生料订单后,再从相关贸易公司购买塑胶废料,连夜进行加工生产。通过技术手段对塑胶废料加工提取,生成聚丙乙烯发泡颗粒,再将这些颗粒卖给发泡餐具厂作为原材料。
对于进口工业塑胶废弃物的具体来源,唐某只透露是从贸易公司购买而来。但他向记者证实,再生料和新料混搭是发泡餐具企业的普遍做法,且再生料的比例要高于新料。
“我不管客户拿去做什么,只管达到客户的要求。”唐某笑称,他在外吃饭从不用一次性发泡餐盒。
消防隐患突出
18日下午,唐某驱车载着记者前往位于大岭山镇的一家发泡餐具厂“学习观摩”。
该发泡餐具厂位置较为偏僻,厂房面积目测有上万平方米,工厂门口没有公司名称的标牌。
工厂老板姓陈,在深圳平湖设有发泡餐具的销售铺面,产品销往东莞、深圳、潮汕等地。对于记者的造访,陈老板显得很谨慎,对记者的“求教”更是三缄其口。据唐某透露,该工厂曾在去年遭有关部门调查,被罚款30多万元。后又遭遇厂房失火,损失惨重。如今该工厂的新料和再生料使用比例为五五开。
陈老板劝记者改做其他行业。他说,如今开设一个新的发泡餐具厂至少需要1500万元的投入,否则没有任何竞争力。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资源部部长侯剑锋表示,广东地区知名发泡餐具厂商资金实力雄厚,即使亏损也能支撑下去,在行业走向用废料来生产的今天,没有雄厚的实力很难进入。
此外,记者调查获悉,发泡餐具行业存在严重的消防隐患,近年来多家工厂先后失火,损失惨重。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聚丙乙烯易燃的特性,加上多数发泡餐具厂管理不规范,缺乏消防意识,同时又处在监管盲区,这个行业的消防隐患长期存在。
- 1. 媒体揭发泡餐具原料秘密:图便宜多用洋垃圾
- 2. 再生料来自洋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