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讯

    食品安全权威发布大众健康医药广角科研成果曝光台社会万象明星热点两性新闻奇闻趣事医界要闻展会会议
    研究水质夫妇20年不喝自来水 称水源污染堪忧
核心提示】丈夫在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饮用水产业委员会工作,妻子是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如此一对与饮用水打交道二十余年的组合,谈起喝水来自然不必谦虚,我们可能是北京最会喝水的家庭,没有人像我们这么讲究。

为干渴的城市找水

和所有参加“乐水行”的志愿者一样,赵飞虹一直想为这个干渴的北京城找到解决之道,她甚至与王建合作一个“北京水环境与水资源”的课题研究。

2007年,当赵飞虹带着这一疑问请教中科院院士、水文地质学家陈梦熊时,她得到了一个自认为不错的答案——北京应该建设五座大型地下水库,把易流失的雨水、洪水储存起来,调节丰歉。

令她欣喜的是,这一提议正在被提上议事日程。在北京城,一场全民动员的节水大战正在上演。

“现在居委会给每家都发节水龙头,避免跑冒滴漏,如果不是节水厕所都不让你用了。”赵飞虹说。

水价亦发出了信号。现在北京的居民用水价格已经达到了4元多一立方,洗浴业等高耗水行业的水价已经达到了60元一立方,“这在全国可能都是没有的”。

“北京原来在1980年代批准的水井能封的就封了,2000年左右,一律不准打井。北京的矿泉水厂也基本都没了。”赵飞虹说。

在这个超级城市,节流之外,开源或更重要。目前,北京正如一个巨型章鱼般,把它饥渴的触角伸向河北、山西甚至更远的丹江口,再生水、岩溶水、海水淡化水乃至黄河水亦已列入政府的考量范围。

不过,赵飞虹却非常担忧,“为什么这几年北京的水质下降?因为来水太复杂了。”

2010年,北京遭遇连旱11年,不得不从山西大同的册田水库、河北的友谊水库、壶流河水库、响水堡水库、云州水库等紧急调水。彼时行至册田水库的王建发现,册田水库的水是四级水底,很大的死鱼就在水面漂浮着。

“北京花了很多钱调来的水,就是这样受到污染的水。”王建说。而对于即将于一年后进京的南水北调水,人们并不怀疑可以令京城用水困境大为改观,但疑问却萦绕在赵飞虹等人的心头,这千里迢迢来的水,会被汹涌而至的人流吞噬吗?

北京解渴记

① 2001年,国务院批复《21世纪初期(2001-2005年)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

② 2001年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区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总体规划纲要》,拉开了北京大规模建设再生水回用工程的序幕。

③ 2004年,北京市出台政策限制、禁止高耗水产业的发展。

④ 2011年,北京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显示,北京已将引黄工程、海水淡化、岩溶水科学利用纳入战略规划并抓紧落实。

⑤ 2011年《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显示,建成1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水和10亿立方米再生水两大稳定水源,以缓减北京水资源紧缺形势。

⑥ 2012年7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

⑦ 2012年,北京市出台《进一步加强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工作意见的通知》,称将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和再生水价格调整机制,并适时调整。

⑧ 2012年,《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投入1000亿元,实施用水总量控制、节水工程等七大类工程。

“万泉十里水云乡,兰若闲寻趁晓凉。两岸绿杨蝉嘒嘒,轻舟满领稻风香。”

——清乾隆皇帝赞海淀风光

贺卫方(教授):

北京的自来水一直是很成问题的,北京的自来水,是不能够用来泡茶的,有很多水垢。不过北京各个地方的水质不一样,有些地方的没有水垢,我们北大附近的就很多水垢。

北京缺好的河流、湖泊,缺一些郁郁葱葱的地方,北京远郊是很荒凉的,郊区稍微好一点的地方总是人满为患。

相关标签
[水源污染][水质][自来水]
(责任编辑:吴亚男)
凡未标明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