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讯

    食品安全权威发布大众健康医药广角科研成果曝光台社会万象明星热点两性新闻奇闻趣事医界要闻展会会议
    教育部:力争明年所有农村学校都有食堂
核心提示】如何解决学生营养餐有米无锅的问题?10月28日,来自教育部、卫生部的官员、民间公益机构的代表、营养专家及教育界人士来到北京的福建大厦,共同为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厨房建设的问题献计献策。

让孩子吃上热呼呼的“正餐”是件正事儿

“营养改善计划”所覆盖的学校基本属于西部贫困地区,那里交通不便,加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农村大量留守儿童的主要生活空间基本在学校,因而让孩子至少吃上一顿像样的正餐,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在最近召开的“第三届反贫困与儿童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全国学生营养办副主任、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田祖荫介绍“营养改善计划”时说,目前全国农村地区学校基本上有三个供餐模式:学校供餐、企业供餐和家庭或个人托餐。据统计,53%的试点学校采用了学校食堂供餐。在先行一步的宁夏,选择食堂供餐的学校占到了91.4%,企业供餐和农户托餐的学校各占4.3%。

来自试点学校的经验表明:实施以学校为平台的统一供餐,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便于学校的统一管理,又可以相对控制和保障食品安全,可以说是最符合当今中国国情的供餐方式。

然而,已经起步的“营养改善计划”遇到的一个实际难题是:许多学校在做“学生营养餐”时却是“有米无锅”。记者今年曾随“九阳希望厨房”、“春苗营养厨房”援助计划的工作人员到广西的马山、湖北的丹江口进行过实地考察,发现当地一些未经改造的农村学校食堂,做熟一顿饭需要三四个小时。

情况还不仅如此。于明潇在作“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厨房现状”的报告时指出,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主要困难是:没有食堂,学生没有就餐地点、厨房的基础设施简陋、设备不适用、部分地区饮水困难、食堂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没有保证。

齐心协力解决“有米无锅”难题

“营养改善计划”可以说是一个最能团结社会各界、实现多赢的社会公益项目。它的开放性,吸引了政府、企业、社会公益组织乃至个人,共同为改善农村学校厨房的建设出力。

周为处长在介绍“政府推进农村学校厨房建设”进程情况时说,目前政府按3年300个亿的专项计划安排落实,争取到2013年实现所有的农村学校都有一个食堂的目标。国家以往实施的一系列关于农村学校的建设项目,其中都包括食堂建设的资金。虽然她认为,民间流传甚广的“有米无锅”的说法“不够准确和全面”,但她也承认,将农村学校食堂建设好还需要一个过程。

许多公益组织成为推动“营养改善计划”最热情、最有活力的力量。九阳公司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联合推出的“九阳希望厨房”已建成600个希望厨房。安利公益基金会与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已建成300个“春苗营养厨房”的基础上,开始实施二期计划,今年又将有400个“春苗营养厨房”落地。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希望厨房、桂馨厨房、春苗厨房、幸福厨房、免费午餐等公益项目在内,全国已有上千所农村贫困学校因此受益。

要将一所学校的厨房真正建设好,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九阳希望厨房”技术总监王运波针对农村地区学校厨房建设,提出7项建议:1.引进市场竞争,实现集中采购统一配送;2.专业评估设备的实用性、节能性;3.多重安全保护措施;4.设备辅件不能掉以轻心;5.规范安装不能马虎;6.减少中间环节不增加物流费用;7.边整改边整合,逐步标准化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除了做主题发言外,还主持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如何发挥各方力量改善农村学校厨房条件”。知名记者、免费午餐公益项目的发起人邓飞 (微博)强调学生的营养餐要真正落地没有捷径可走,学校供餐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必须从一个厨房、一口锅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抓起。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主办,九阳希望基金承办,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协办。

本文导航
  • 2. 让孩子吃上热呼呼的“正餐”是件正事儿
相关标签
[农村][学校食堂][义务教育]
(责任编辑:吴亚男)
凡未标明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