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讯

    食品安全权威发布大众健康医药广角科研成果曝光台社会万象明星热点两性新闻奇闻趣事医界要闻展会会议
    国家质检总局:洋奶粉进口将实施更严监管
核心提示】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洋奶粉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品牌数量达到100多个,出现良莠不齐的乱象。特别是部分海外进行贴牌生产的洋奶粉经营者,注重市场而忽视了品质把控,导致一些进口奶粉不符合国家标准。

监管

贴牌生产标准执行不严

国家质检总局的官员介绍说,进口奶粉的质检中基本上没有发现安全卫生项目上的不合格,主要是营养素和微量元素不符合中国标准。

据了解,出口到中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需要符合中国的国家标准,标准中对于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都有明确规定。而标准执行不严,与目前大量“洋奶粉”贴牌生产的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乳业进入门槛低,原料价格便宜,很多中国企业在当地注册一个品牌,就可以找个代工企业‘挂牌’进行生产。”宋亮说,有的企业自己开个小作坊,通过网络代购的方式进入中国,这也给监管增加了难度。

目前,在中国从事乳制品进出口业务的贸易商有数百家,不少贸易商宣称自己的婴幼儿奶粉是“100%原装进口”,实际上产品并不在国外销售,这种品牌被形容为“假洋鬼子”。

近年来,“洋奶粉”成为资本和企业追逐的一块肥肉,由此涌现大量贴牌产品。比如有一家新西兰奶粉生产企业,代工的品牌有15、16个,其中80%的产品是销售到了中国。一位贸易商说,现在大家都在新西兰扎堆,他只好选择代理其他国家的奶粉品牌。

记者从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了解到,目前商会正在对奶粉行业做进一步的调查,了解贴牌(O E M )生产的奶粉到底占多大的比重。

新西兰乳业集团董事长谢维新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很多“洋奶粉”的经销商更注重“牌子”和利润,而不注重品质,没有很好地进行品质把控,在进口到中国前对于奶粉的奶源来自哪里、营养成分是否符合销售国标准等并没有深入了解。

宋亮说,生产国和中国的标准不一样,贴牌生产如果没有吃透中国的标准,在营养素和微量元素添加上就会出现差异。

谢维新认为,婴幼儿奶粉是要为孩子的健康负责,不能只是盲目地做市场和品牌,而要管控好上游环节,从配方、生产、检验全过程都要符合中国的标准,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于经销商的审核。

相关标签
[进口奶粉][奶粉][乳制品][食品安全]
(责任编辑:吴亚男)
凡未标明原创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对该信息有何疑问,请直接联系编辑QQ296312(同时接受各类形式的稿件投稿)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