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查看更多健康资讯
吃水果最好是选择应季节的,而每年春末夏初的时候,樱桃则是水果中最新鲜、营养成分最高的应季水果。樱桃性温,味甘,既能补气补血,又能补益脏腑。《滇南本草》中记载:“樱桃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气,滋润皮肤。”因此,对于气虚体质者来说,春末夏初的时候吃樱桃是最佳的时机。古诗里说:“四月江南黄鸟肥,樱桃满市粲朝晖。”无论是超市里、菜市场,还是街边,我们都能看到红彤彤的樱桃。
气虚体质养生是一种行为方式,养生是一种世界观,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很功利的。养生师慢慢明白它的道理,顺着这个自然知识,一直把一些正确的观念,正确的态度慢慢渗透到生活里,要悠着点,做人要自然,维护生命也要做的自自然然才对。生命是道,它是有它的规律的。
气的不足常体现在懒言少语、疲乏神倦、肌肉松软、情绪不稳定、善惊易恐等。外貌可见面色萎黄或淡白、易出汗、舌淡胖嫩、舌边有齿痕、步态缓慢,会有头晕、健忘、自汗、乏力、便溏、腹胀、食欲减退、心悸、嗜睡、气短、胸闷、下肢水肿、小便清长、夜尿频多、睡时流涎、目露白睛、出血不易止等症状特点。这都是由于气的不足致使全身各脏腑的机能减弱,达不到正常生理要求。
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
祛热脾胃湿热者,有口苦、口臭、舌苔黄腻、尿偏少、大便不爽等症状,可吃绿豆薏仁粥、西瓜皮丝瓜汤、凉拌苦瓜或苦菜汤,严重的可煮蒲公英绿豆水喝。
绿豆清热解毒,百合润肺生津,薏仁清热利湿,粳米和胃,合在一起,能起到清热利湿、健脾和胃的作用,绿豆百合粥可是老少皆宜的夏季食品。
薄荷在中医药中用途甚广,以茎叶入药,辛,凉,气香,入肺、肝经,有疏散风热、清热解表、祛风消肿、利咽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风热头痛、目赤疼痛、咽喉肿痛、麻疹疹透不畅等。
各物洗净;蜜枣去仁;白鲫鱼宰洗干净,煎至微黄,灒入少许热水,然后和所有材料一起下瓦煲,煲里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大火滚沸改小火,滚约1小时后,下盐便可。
薏苡仁10克,扁豆10克,陈皮5克,冬瓜(连皮)500克,猪肉400克,生姜适量。猪肉洗净切块、焯去血水备用。薏苡仁、扁豆、陈皮洗净,冬瓜(连皮)洗净切块,生姜切片。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小时,调入精盐即成。
干品的土茯苓煲龟等已为人所知,采用鲜土茯苓煲猪月展,其气味更鲜美醇和可口。鲜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具利水渗湿、健脾调中之功,如《本草纲目》说它能“健脾胃、强筋骨、祛风湿,利关节,止泄泻”。
在外洗头时,千万不要用了洗发精后湿头发按摩,这样会使湿气进入头皮(要吹干头发后再按摩)。洗完澡(头)后要充分擦干身体水分。
将绿豆洗净,百合掰开去皮,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煲至绿豆开花百合破烂时,加入冰糖即可食用。每食适量。
薏米赤小豆汤的功效主要就是祛湿,能够祛除体内的湿气,非常适合夏季及体内湿气较重的人食用。能当饭吃,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
五指毛桃含有机酸、氨基酸、三萜、生物碱、香豆精等,味辛甘、性平、微温,具有益气补虚、行气解郁、壮筋活络、健脾化湿、止咳化痰等功效。用五指毛桃煲鸡、煲猪骨,味道鲜美、气味芳香、营养丰富。
黄鳝切段,汆水洗净血水及黏液,入盅内。药才洗净后与姜、黄酒、鸡清汤注入盅内,食用玻璃纸包住,橡皮筋封口。入蒸箱炖1.5小时后,加适量鸡汁、精盐调味即成。
豇豆350g、花椒1g、干辣椒2g、姜10g、葱15g、蒜25g、剁椒30g、糖3g、盐2g、酱油20ml、醋15ml、香油5ml、牛肉粉1g、食用油30ml、黄酒10ml。
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清淡不腻滞又富有营养,同时又有祛湿健脾作用。赤小豆是广东民间常用的煲汤料之一,有健脾去湿,消肿解毒的作用,冬瓜能解暑气,而生鱼能补脾利水。
五指毛桃、土茯苓洗净,稍浸泡;猪脊骨斩块,洗净,汆水捞起;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20分钟,转文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老鸭去头、脚和屁股,清洗干净,去掉多余的油脂,剁成大块。姜切片,冬瓜去皮切大块,薏米洗净提前浸泡备用;炒锅内不放油,将鸭块放入,加两三片姜一起,翻炒,炒到鸭肉变色时,加入少许料酒,继续翻炒到鸭块收缩,往外冒油;将炒好的鸭块转入砂锅,加入剩余的姜片,放入足量开水及泡好的薏米,烧开,再转小火炖1小时;在汤锅中加入冬瓜和少许盐,中火再炖20分钟即可,撒切碎的小葱和白胡椒粉即可食用。
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