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新生儿的头颅,除了比成年人小之外,其头骨的结构也与成人有极大的不同。而且在出生后一两年内会有一连串的变化,使他们头形及结构逐渐成熟,因此,新手爸妈在照顾新生宝宝的时候,要注意宝宝的头部发育,而囟门就更要多加留意了。了解宝宝的囟门人的颅骨共有6块骨头组成,宝宝出生后由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存在缝隙,并在头的顶部和枕后部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分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前囟门沿着头顶的中线前后触摸宝宝,会发现宝宝的头骨在前后各有一个开口,摸起来软软的,前端的称为前囱门,呈菱形。它是头颅上最大的骨缝交点,因为此处并无骨块存在,较其他部分略凹陷、柔软,摸上去会有轻微博动。宝宝出生6个月后,前囟门随着颅骨缝逐渐骨化而面积变小,到1周岁,最迟不超过18个月闭合,为骨质所取代。后囟门后囱门位于宝宝的脑后方,枕骨与两块顶骨之间的骨缝交点,尺寸较小,有时甚至摸不太到。后囱门在宝宝出生时已接近闭合,或仅可容纳指尖,约在出生后2-4个月闭合。不能随意抚摸、按压宝宝的头整个婴幼儿颅骨的结构在前囱门最弱,没有骨片的保护,而大脑组织就在正下面;前囱门凸出时可以用手感觉到颅内有跳动的情形,这反映出脑内动脉的振动波;还可以感觉到好似有凹凸不平的东西在下面,这就是大脑表面的脑面。妈妈们要注意不要让别人随意摸宝宝的头,千万不能用力压,否则有可能会对大脑造成损伤。观察囱门的标准姿势是将宝宝抱起呈直立的状态,且最好是在睡觉、吃奶或安静的时候。饱满而突出的囱门表示脑压有上升的现象,应多加小心。但一个正常的宝宝在用力哭泣时,他的囟门也可呈现突出的状态。偶尔较大的前囱门只是正常的变异,并不是有什么疾病。窥探囟门疾病囟门发育变化是婴儿颅骨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看上去仅方寸之地,却能反映身体内部的情况,很多儿科疾病都可引起囟门的变化。因此,儿科医生常把囟门看成窥测小儿疾病的“窗口”。在体格检查时,总要对囟门尤其是前囟认真检查一番,注意囟门的外观、紧张度和闭合迟早等情况,并追究其产生原因。前囟门的变化有早闭、晚闭、扩大、缩小、膨隆或凹陷等,这种变化都会带来对疾病的启示;而后囟门因闭合较早,不能提供有关疾病的线索。爸爸妈妈了解了有关婴儿囟门的科学知识后,平时应多注意宝宝头部的保护,避免撞击致伤并注意囟门的变化、定期量头围,评估宝宝的头围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发现上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请医生检查,以便作出判断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爱心计划塑造完美头型☉不要使用材质太硬的枕头,如绿豆枕、砂枕,否则宝宝头部容易变形。☉不要固定一个睡姿,想要宝宝的头型完美,就要经常为他翻翻身,改变一下睡姿。☉宝宝喜欢光线,如果他习惯侧向某一边睡,可以在另一侧用光吸引他。☉当宝宝左右侧躺时,避免他的耳轮被挤压变形。☉斜颈会影响脸部形状发育,如有斜颈现象,应及时就医。☉如有“特异”头型,亦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注意家中家具,避免尖锐硬角弄伤宝宝的头部。人的颅骨共有6块骨头组成,孩子出生后由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存在缝隙,并在头的顶部和枕后部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分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后囟门应在生后2—4个月时闭合,前囟门大多在12—18个月时闭合。囟门看上去仅方寸之地,却能反映身体内部的情况,很多儿科疾病都可引起囟门的变化。囟门隆起正常的囟门外观是平坦的,用指头抚摸囟门,有柔软和其下空虚的感觉。如果前囟门变得饱满甚至膨出,触摸时有一种紧张的感觉,提示小儿有颅内压增高,常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颅内出血等疾病。另外,服用四环素或鱼肝油过量,也会引起囟门饱满。前囟凹陷常发生在孩子吐泻且水分丢失较多的情况下,多表示孩子有一定程度的脱水。营养不良、消瘦的婴幼儿,前囟门也多较为塌陷。囟门早闭孩子出生后6个月以前,如果前囟门即闭合,可能是头小畸形、脑萎缩以及颅骨发育异常所致。由于囟门和骨缝过早闭合,禁锢了大脑的发育,因而孩子的智商也有不同程度的低下。一般认为,囟门过早关闭常由于先天不足,或胎儿、孕妇经常照射X线所致,也可能由于脑炎等疾病后,大脑停止发育所造成。囟门闭合过迟如孩子在出生18个月后,前囟门仍未完全闭合,则属闭合延迟。小儿在患有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低(又称呆小病或克汀病)或脑积水时,可出现这一现象。我的回答你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