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结肠,NEC NEC症状不明显,血便。
病情描述:
足月儿剖腹产,出生23小时因腹胀、呕吐第一次入院,腹透+大肠造影意见:考虑先天性巨结肠(直肠远端狭窄),腹平片意见:小肠不完全性梗阻。出生第17天因反腹排便困难伴腹胀第二次入院,住院期间由纯母乳转为母乳+奶粉,住院期间大便豆瓣粒状,带血丝。出生27天因便血半天第三次入院,腹平片见中下腹部多个长短液气。白细胞18.1,c反应蛋白12.29,降钙素原检测0.14,免疫球蛋白E17.70,过敏原为牛奶0.47,大便隐血3+。诊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住院期间禁食抗感染,治疗第二天腹平片意见:考虑肠梗阻较前改善,可能
医生回答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病历概要

    宝宝男,32天。因腹胀、排便困难和便血1月内先后3次住院。宝宝于出生后23小时腹胀、呕吐第一次住院,经腹部平片报告“小肠不完全性梗阻”,当天再行大肠造影,报告“考虑先天性巨结肠(直肠远端狭窄)”,治疗后呕吐消失,腹胀减轻出院。生后17天因排便困难伴腹胀第二次住院,住院期间母乳+普通奶粉喂养,出现血丝便,随后改氨基酸奶。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生后27天因便血半天第三次入院,当天腹平片报告“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嗜酸性粒细胞和降钙素、免疫球蛋白E均升高,过敏原为牛奶0.47(参考值<0.35),大便隐血3+,诊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经禁食、抗感染治疗,第二天腹平片报告“肠梗阻改善,考虑乙状结肠以下梗阻(巨结肠?),住院第6天,复查血常规除嗜酸性粒细胞仍高外,余项正常,大便隐血2+,平台问诊时宝宝仍在禁食和抗感染治疗中。 初步诊断: 1、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确诊期) 2、牛奶蛋白过敏 3、先天性巨结肠未排除。

    处置建议

    1、宝宝开禁后,哺乳期妈妈要回避牛奶、鸡蛋、海鲜、坚果、大豆和豆制品,以及以上食物加工的食品。 2、母乳不足时,需加氨基酸或深度水解奶粉喂养。 3、遵照外科医生医嘱坚持扩肛,保持大便通畅 4、适当时机做钡灌肠检查,进一步了解低位肠梗阻原因。 5、如果出现腹胀或呕吐或发热不退或便血增加或精神状态不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