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湿疹; 呕吐
【处方】 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 2%*10g 数量:1盒 地奈德乳膏(力言卓) 0.05%*15g 数量:1盒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 1g*30袋 数量:1盒 药品用法用量请查看处方详情 【处方】 尿素乳膏 10g:1g*20g 数量:1盒 药品用法用量请查看处方详情 分析: 从照片和视频上看,小知韵生长发育还是不错的,很可爱,长的也不错。但可能存在着喂养和护理不当的问题,导致吐奶,面部皮疹等情况。 一.喂养不当 宝宝在吃奶的时候比较烦躁,吐出奶头,然后又去找奶头,说明宝宝是很想吃奶,但是可能吸的比较费力。可能存在着乳头含接不正确的问题,因为含接不正确,会导致宝宝吸吮比较费劲,孩子就表现为烦躁不安… 正确的含接:应该是把妈妈大部分的乳晕都放入宝宝的口内,使得妈妈的乳头位于宝宝口腔的后部,这样通过宝宝双侧颊粘膜的挤压,再加上吸就可以比较轻松的完成吃奶的动作[微笑] 二.关于吐奶的问题 1.不要过度拍嗝。宝宝如果在吃奶的时候吸入了部分的空气,那么在喂奶完成以后,通过拍嗝把吸进去的空气拍出来。如果在吸吮的时候没有吸入空气,就不一定有嗝拍出,所以不必要刻意的去长时间拍嗝,轻轻地拍一拍就可以了,拍完嗝以后保持宝宝头高脚低、上半身抬高30度的睡眠体位应该会使溢乳或者吐奶的状况改善。 2.注意奶量合适。刚喂完就吐奶,首先考虑喂奶量的问题,是否奶量过多,因为宝宝的胃的上口是比较松的,而下口比较紧,如果吃得过多是很容易吐奶。 3.。注意睡眠体位。睡眠体位太平都容易引起吐奶。 4.警惕胃肠道器质性疾病。如果出现吐奶进行性加重的情况,比如说两顿奶之间,必定会把上上一顿吃的奶都吐出来,那么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胃的下口的先天性发育异常,也就是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需要做B超或者是上消化道造影来明确诊断。所以如果出现吐奶进行性加重的情况,需要来医院进一步的诊治。 三.关于宝宝容易受热的问题 宝宝易受热,特别是宝宝在吃奶的过程中。宝宝吃奶相当于爸爸跑步400米,是一项剧烈的运动,所以宝宝在吃奶的时候是很容易热的。而且又是在妈妈的怀里,像2个相互作用的小火炉…所以特别在宝宝吃奶的时候要注意不包捂过度,甚至需要保持凉爽的环境,否则宝宝吃奶时身体热,导致面部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皮疹加重,出现瘙痒,宝宝自然就会表现为烦躁不安。 四.关于面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湿疹 湿疹一般是宝宝可能存在过敏体质,对妈妈乳汁当中或者是添加的配方奶当中的蛋白质过敏,再加上护理不当,包捂过度、受热,或者是长期处于闷热潮湿的环境中,就会出现湿疹。 对湿疹的治疗,一方面给予外用药物,另一方面加强护理,保持环境凉爽,注意皮肤保湿,避免捂热。另外,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饮食结构做适当的调整,规避可能引起过敏的一些食物。 总结 诊断:综合看下来,考虑湿疹与热疹并存。单个皮疹,散在发布,考虑热疹,有片状融合的则为湿疹。原因考虑系过敏、局部捂热等因素。 处理:(处方见上) 1.尿素乳膏与地奈德乳膏,1:1混匀,涂抹患处,每日2次。 2.若出现“白头”(感染表现),可加用百多邦外涂,每日2次。 3.日常注意局部清洁、保湿。妈妈饮食中减少鲜牛奶、鸡蛋白、花生和豆制品的摄入,减少带壳海鲜的摄入。 4. 要避免捂热,保持清洁卫生,每天洗1次澡,每次洗澡不超过15分钟,避免对皮肤的过度刺激。无皮疹的部位澡后涂润肤霜保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