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宝宝一生出来,算起来,最容易得的病就是感冒了,发烧了.可是早凉午暖,家长给穿衣都有点躇踌…….稍不留心,打了个喷嚏,鼻涕开始淌.晚上搂着宝宝,怎么有点热?宝宝感冒发烧了!感冒常识须知道: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俗称伤风)以鼻咽部炎症为主要表现,初期有咽干、咽痒、咽痛或有灼热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出现打喷嚏、鼻塞、流清鼻涕,有的病人还出现味觉迟钝,或流眼泪、声音嘶哑、呼吸不畅,以及轻微的咳嗽,身体还会有酸痛等不舒服的感觉.多数感冒患者没有高热及全身症状,只有头疼、不舒服、发低烧等感觉.流行性感冒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眼结膜炎明显和轻度呼吸道感染症状,老年人及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脏病者易并发肺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感冒基本由病毒引起,病变部位主要在鼻黏膜,全身症状明显,常伴流涕、不同程度的鼻塞及头痛.“上感”多数为病毒引起,部分为细菌感染所致,病变部位主要在上呼吸道(鼻、咽、喉),以鼻、咽、喉局部症状为主,常有明显的咽痛.感冒与“上感”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感冒后人体上呼吸道的抵抗明显下降,常会继发上呼吸道感染即“上感”.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风寒感冒起病较急,发热,畏寒,甚至寒战,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色白,头痛,周身酸痛,食欲减退,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等.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烧重,但畏寒不明显,鼻子堵塞、流浊涕,咳嗽声重,或有黄痰粘稠,头痛,口渴喜饮,咽红、干、痛痒,大便干,小便黄,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充血,舌苔薄黄或黄厚,舌质红,脉浮而快.感冒是怎么得的?一般认为,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通过呼吸飞沫传播,然而近年专家研究认为其诱因又有新说法.“吃”出来的感冒:不良的饮食习惯与感冒关系密切,过多地进食高盐餐饮,可导致唾液分泌减少,使口腔黏膜水肿、充血、病毒增多,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最终导致感冒发病.“坐”出来的感冒:经调查研究,孩子整天围着电视机,活动极少,易患感冒.“刷”出来的感冒:有些牙刷用筒密封,牙刷经常处于潮湿状态,病菌容易滋生繁殖.“药”出来的感冒:据专家研究认为,滥服药物可导致感冒.有些药对机体免疫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经常服用这类药物可降低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易诱发感冒.愁”出来的感冒:多愁善感的人免疫功能容易降低,杀伤病原微生物能力减弱,干扰素水平下降,相应呼吸道防御功能减退,感冒病毒有机可乘.“关”出来的感冒: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清洁是防止感冒的关键.--《可以引起感冒的几个诱因》感冒都有哪些症状:病原体感染后约7天发病.轻症患者仅有鼻塞、流涕、轻咳、咽部不适、不发热或低热,整个病程3~5天.重症患儿上述症状加重,高热达40摄氏度以上,甚至在高热初期出现高热惊厥,头颈疼痛、周身肌肉关节酸痛、嗜睡、烦躁、咳嗽频繁、咽部肿痛影响吞咽、食欲不振.少数是患儿可有呕吐,腹泻,腹痛.查体仅能发现咽、扁桃体红肿,颈部颌下淋巴结肿大.检查心、肺、腹均无阳性发现.--《小儿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得了感冒的基本疗法:1、患病后注意休息,居室要保持有一定湿度的清新空气.多饮水,吃清淡并富有营养的饮食.2、对症处理:高热服退热药;鼻塞可用0.5%新霉素—麻黄素点鼻;咽痛可服口含片.3、抗病毒药物有3氮唑核苷(病毒唑),可口服,滴鼻或静点.重症病人或怀疑为细菌感染出现并发症,可使用相应抗生素治疗,常见药物为复方新诺明,青霉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或罗力得),第一代孢菌素等治疗.4、中医药治疗:尤对病毒感染可以取得良好疗效,可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对症给药.注:这是宝宝得了感冒的所要遵循的基本方法,具体轻重缓急还需要家长在经验的积累和多方咨询查找资料中总结出针对自已的宝宝的体质、规律更为适用的方法.宝宝感冒了,最焦心的是妈妈,认知误区有哪些?妈妈的谬误一:宝宝发高烧、呼吸道感染了,必须用抗生素.专家纠误:普通感冒中在3、5天后继发细菌感染的约占40%,没有引起细菌并发症的普通感冒,有5-7天的自限性,即经过5-7天的发病过程,自己会痊愈.建议:如果宝宝确系普通感冒,只需有高热时对症服用退热药,给予大量喝水、多休息,家长不必紧张.如果3天后继发细菌感染,也不必用高级的抗生素,使用普通抗生素即可.妈妈的谬误2:宝宝发高烧,就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为免高热烧坏宝宝,要用抗生素.专家纠误:发热有时也是机体对自身的保护反应,有些病毒、细菌适宜在37℃时生长,而高热到39℃,60%的病毒和细菌可以被杀灭,反而避免宝宝受到更大的伤害.发热并不一定说明感染,有的宝宝感染了却并不发烧.建议: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好,没有特别的症状,发烧时对症退热,保持良好的休息,多饮水,不必急着上医院.如果3天后热度还没退,宜到医院请医生诊治.妈妈的谬误3:遵医嘱,宝宝体温超过38℃(肛表38.5℃)才可吃退热药.专家纠误:在宝宝发热急性期,即机体对感染反应初期,不应死板、教条地以38℃为限,退热药可每天给宝宝吃3次,退热药只是降低体温,不是治病.而宝宝体温热度不是很高,家长不致很紧张,宝宝身体感觉也会舒服一点.建议:成人发烧时每天3顿退热药,宝宝宜像成人一样.妈妈悉心地照料对宝宝恢复健康也是很有效的.妈妈的谬误4:打吊针,能使抗生素通过血液尽快吸收,比服用效果好.专家纠误:如果宝宝在呼吸道感染时确实需要使用抗生素,且宝宝的胃肠功能吸收良好,应掌握能口服就口服的原则,不应打吊针.妈妈的谬误5:肺炎是呼吸道疾病的一种,不必太在意.专家纠误:肺炎是宝宝呼吸道感染中最严重的疾病,如果宝宝发烧、咳嗽的同时,出现气急(呼吸增快),特别是在安静(睡眠)时呼吸快,鼻翼扇动,胸廓部出现凹陷,嘴唇青紫,则肯定是肺炎.发高热的宝宝也会呼吸加快,与肺炎的区别是,发高热的宝宝体温每增加1度呼吸增快4-5次,而肺炎宝宝在任何情况下呼吸都很快.建议:如宝宝出现上述症状,或是肺炎的高危人群,一旦发现宝宝有异,应及时带宝宝上医院治疗,需要住院的话,必须住院.妈妈的谬误6:哮喘和感冒是两回事,有哮喘的宝宝感冒了,只要注意治疗感冒就行了.专家纠误:宝宝呼吸道感染与哮喘有着密切的关系.感冒(呼吸道感染)是哮喘发作的一大诱因.肺炎也易诱发哮喘.--《专家告诉你必要的判断和处理方式》宝宝感冒发烧的物理疗法怎么做?1、若体温高达39℃~40℃且一时难以退烧时,可用凉水浸过的毛巾敷在头部,并注意勤换.同时可以用温水擦擦胸、背及腿部,使皮肤浅表血管扩张,有助于退烧.2、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让病人睡在舒适的床上,穿的衣服要宽松一些.房内空气要新鲜,注意通风换气,不要吸烟,房间要保持安静.3、服药后可能会出汗,这时盖得不要太厚,以免出汗过多而引起虚脱.出汗以后要及时擦干,并及时更换内衣,防止着凉.4、要多喝开水.发烧的病人所需的水分比平时多,这是因为机体代谢率增高,出汗多,水分消耗大,血液相对浓缩,血流缓慢,心跳无力.因此,要给病人补充足够的水分.要鼓励病人多饮水,可多喝糖盐水、绿豆汤、菜汤、西瓜汁、果汁及蜂蜜兑水等.5、发烧的病人,一般胃口都比较差.此时,要想办法给病人做些容易消化而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小米粥、大米粥、豆浆、豆腐脑、牛奶、酸奶、藕粉、鸡蛋汤、酸汤面条、蒸蛋羹等,并注意少食多餐.同时,要让病人多吃一些水果,增加营养素的摄入,以利于早日康复.--《感冒发烧的物理及药物治疗》治疗感冒哪些民间说法不科学?板蓝根防感冒不可取:根据统计,10%-30%以上的感冒是由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军团菌引起的.但是,由于病原不清,在某一区域流行的感冒是否由支原体或衣原体等感染没有确定的话,用板蓝根、感冒冲剂、双黄连等药物进行预防效果并不肯定.闻醋喝醋、洗蒸桑拿、喝姜糖水、蒙头捂汗、蹦蹦跳跳、喝酒祛寒、不吃不喝、一把药片--《这些方法为啥不科学?》小儿感冒用药要讲原则!1、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2、服药期间多饮开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毒害.3、3岁以下小儿,肝、肾还未发育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扑热息痛,4、小儿或其家庭成员有解热药过敏史者,不要用退热药.5、退热药不要和碱性药同时服用,如小苏打、氨茶碱等,否则会降低退热的效果.宝宝感冒发烧了,家长都很着急,可能大一些的家长会好些,因为在实战中总结了许多经验和教训,不会病急乱投医.新手妈妈可能就会着急上火,忙不迭地奔向医院,以为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专家告诉你:小儿感冒发烧不一定是坏事--小儿发热时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每个妈妈都爱宝宝,宝宝生病了,当然焦心又焦虑,但有些易得的常见病,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理智地处理和对待,一定会安然度过,宝宝重新恢复健康的活动,妈妈也会舒展眉头绽放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