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现在七个月了四个多月断母乳,辅食吃粥和米粉
病情描述:
我家宝宝现在七个月了,四个多月断母乳,辅食吃粥和米粉,其中会拌一些虾肉,平均每天喝奶粉约700毫升,请问我家的宝宝是不是吃的太少了?而且她不好好喝奶粉,偶而还干呕,现在体重才十五斤,是不是吸收不好?大便以前是软便现在是硬条,大便时很费劲,吃那些东西能助消化?宝宝的小指甲盖的周围都有小的倒刺,是缺乏什么微量元素吗?怎样补?
望各位医师和广大网友帮助我解决难题!谢谢!

第一次问题补充:希
医生回答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一、按公式计算:6-12个月体重6+月龄×0.25,也就是说七个月的孩子的理论体重应该是7.75公斤,也就是十五斤五两。而您孩子的体重为十五斤,正是在正常范围内。因此说,孩子是正常增重的,提示孩子的消化吸收还是正常的。二、按每昼夜孩子需液量150ml/kg、能量110kcal/kg计算,则您的孩子总能量需要为110×7.5825kcal,而每100ml牛奶的能量为65kcal,加入8克糖后的热量约为100kcal,故每日哺给含8%糖的牛奶825ml就可以满足能量需要;总液量为150×7.51125ml,扣除825ml牛奶量外应再加水300ml。由以上计算来看,您的孩子吃牛奶是少了点,但我们要记得孩子已经在吃辅食了,有一部分能量是由辅食提供了。孩子吃得稍偏少,考虑与其消化功能有不足有关。三、孩子的大便硬,是奶粉中的酪蛋白与钙、镁离子结合而形成干结的粪块所致,而不是消化不好。可以在餐间给孩子适量喂些温开水,水量可参考上面的第二点。如果担心孩子的消化不好,可以给孩子喂些复方淀粉酶溶液或胃蛋白酶溶液以促进消化的。四、指甲周围的倒刺考虑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E所致。可以每天用剂量为50mg/粒的维生素E胶丸一粒,用针刺穿后,挤一半的内容物到奶粉里一起吃,另一半用以涂搽长倒刺的地方。连用一周。而维生素A则可用牌子为“贝特令”或“娃之福”的维生素A、D胶丸,每天一丸。我已经建议几个小朋友试用了,效果不错。您也不妨一试。五、关于辅食的添加,以下是从网上搜索得来的有关资料,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四至六个月龄的婴儿不仅要喝奶,而且要学会吃东西。刚开始时可以在奶中添加鸡蛋黄,从六分一个开始,渐次增加到四分一、二分一个,最后到一个。奶粉可用部分粥米汤代替温开水来调配,刚开始少量,可逐渐增加。菜汁、果汁也都以喝的形式提供。在确定婴儿具有接受添加糊状食品能力时,可添加香蕉泥、苹果泥、胡萝卜泥、豆腐糊、蛋黄泥、鱼肉糊、营养米糊、厚奶糕(母乳不够者)、牛奶粥、水果藕粉、米粉粥等,此时应用小匙喂食。七至九月龄婴儿可添加碎菜、蒸鸡蛋羹、猪肝泥、蟹虾肉泥、鱼肉泥、牛肉末、猪肉末、鸡肉粥、烂面条、嫩豆腐、饼干、面包片。十至十二月龄婴儿可添加虾末菜花、蒸肉豆腐、豆制品、鱼、肉末、面条、软饭、饺子、馄饨、小蛋糕、燕麦片粥等。添加辅食的原则是:(一)从少量逐渐增量: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婴儿,到五个月时就应该添加蛋黄以补充体内铁的需求。但开始添加时不要把一个蛋黄都喂完,最好是从每天四分之一个蛋黄开始,观察几天,如果没有消化不良等反应,可继续增量,增至二分之一个,然后一个。(二)从稀到稠,由精到粗:人工喂养的婴儿在一个月以后就可以喂一些果汁和菜汁了。随着消化能力的增强和发育的需求,四个月以后可增添米糊、奶糕、烂粥、果泥、鱼泥、蛋黄。到七至九个月时,可以试着加一些烂面、饼干、肉末。十个月以后就可以添加软饭、挂面、碎菜等食品。婴儿接受辅食基本上是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固体食品,有这样一个过程。(三)食品的种类要习惯了一种再增加一种:如给婴儿添加猪肉末才一顿,不要在下顿就加鱼肉末,要适应了一种食品后,再行增加其它种类,最少也应该有三天左右的适应时间。(四)增加新的食品种类应在婴儿健康时进行:在炎热的季节,婴儿易患消化不良,一般不主张开始添加新的辅食,宜在天气凉爽时再逐渐增加。一旦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出现消化不良,就应暂停添加此种辅食,待消化功能正常后再从小量喂起。不知道这样回答可以解答您的问题了吗?如果对我的回答满意,请点击“采纳答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