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克式水囊
病情描述:
直立的時候伸直膝蓋會有腫脹的感覺除了直立和走路沒有什麽感覺,精神,食慾,各方面都正常
大概去年夏天的時候,膝蓋後面的窩長了各長一個包,沒有什麽不適的感覺,幾天在車上突然感覺小腿抽筋.
医生回答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病情分析:
    你的病情比较罕见,我查到相關的資料
    指导意见:
    治療
    1. 口服藥物: 包括非類固醇類消炎藥,止痛藥,肌肉鬆弛劑等, 需在醫師的指示下服用. 雖然可能對身體某些器官產生不良影響, 但只要適當的使用, 即可避免許多藥物的副作用, 千萬不要因害怕而排斥服藥, 反而錯失治療的良機. 除此之外, 葡萄糖胺類藥物有助於軟骨修復, 在退化性關節炎的預防與治療已獲得許多醫學研究證實有一定的效用, 是目前較少副作用的藥物.
    2. 關節內或病灶內注射藥物: 以類固醇為最常使用. 因非注射於血管內, 而以少量直接注射於發炎的關節或病灶周圍, 效果較為直接, 副作用也遠較口服類固醇藥物減少許多. 在軟骨受損的膝關節裡, 也可注射玻尿酸製劑, 增進膝關節的潤滑度, 同時協助軟骨的修復, 預防退化性關節炎惡化.
    3. 抽取關節積水: 在嚴重腫脹影響關節活動或疼痛難以藥物控制時, 可直接抽取積水, 必要時可予以化驗以確定診斷.
    4. 物理治療: 急性期建議冰敷, 發炎緩解後可以開始接受熱療. 包括熱敷袋, 遠紅外線,短波,超音波,石蠟浴都屬於熱療的部份, 視病情需要可選擇不同的熱療工具. 電療(包括向量干擾波,經皮電刺激,肌肉電刺激),磁場治療,雷射,水療也可視病況的嚴重程度而處方, 對於解除發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增進肌肉柔軟度,促進組織修復各有一定的療效.
    5. 運動治療: 某些治療性的運動對於膝關節疾患的預防與治療非常的重要, 因為膝蓋疼痛時必須休息而暫時無法做負重運動, 但又需要配合運動以減輕體重來減少關節負荷, 同時也要藉著運動才能增進肌力及柔軟度, 避免傷害再次發生. 較常做的運動包括股四頭肌肌力訓練, 股內收肌,大腿後肌,腓腸肌的伸展. 運動前先熱敷, 運動後能適時的冰敷可以讓運動發揮最好的效果.
    6. 輔具: 在急性嚴重疼痛時, 可使用護膝支持保護患部. 但一旦症狀得以控制, 並不鼓勵長久佩戴, 否則肌力很快衰減, 反而使病況惡化. 除此之外, 也可訂製特製鞋墊改變膝關節壓力, 對於特定的膝關節痛也有助益.
    7. 貼紮治療: 剪裁適當大小形狀的貼布, 可幫助炎性症狀緩解並提供適度的支撐, 有治療,預防和協助訓練肌力的作用.
    8. 手術: 可實施關節整型, 軟骨修復, 或人工關節置換等.
    生活护理:
    保養膝蓋應注意以下數點:
    1. 當膝蓋出現明顯紅熱腫痛時,應馬上尋找出專業醫師幫忙,勿自行塗抹藥物或是推拿按摩.
    2. 比較雙側膝蓋的溫度或患者膝蓋的溫度明顯升高於健側,則應以冷敷為主,太早熱敷可能會加重發炎反應.
    3. 急性膝痛時,應給予膝蓋充分休息,但每日仍要在膝蓋完全伸展的姿勢下,用力收縮四頭肌(伸直膝蓋)6至10秒鐘,以免肌肉萎縮.若是膝關節發炎已改善則可開始進行日常生活運動,但初期仍以平地活動,暫勿進行跑,跳,上,下坡及爬樓梯的活動,若是情況許可,也可在游泳池內進行漫步來訓練膝蓋的力量.
    4. 膝蓋退化嚴重或是有明顯變形時,可以利用拐杖來減輕下肢負擔,避免惡化.在鞋具方面,應儘量選擇慢跑鞋來減輕下肢衝擊力.護膝對於退化性關節炎的支持效果並不佳,但對於髕骨股骨痛的患者,可以利用髕骨下保護帶來減少髕骨摩擦來改善症狀.
    5. 強化四頭肌及缝匠肌的肌耐力是成功脫離慢性膝痛的關鍵,對於不同的族群(年輕人,老年人,運動員)有不同的訓練方式.選擇合適可行的居家運動可以增加膝穩定度及耐力.
    6. 適當的減重可以減少膝的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