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
病情描述:
现阶段有无治疗‘运动神经元受损’的办法?
第一次问题补充:现在已导致大拇指肌肉萎缩,拿不好筷子;另外口齿不清,声调有变。
第二次问题补充:有无治疗的药物,针灸什么穴位?
医生回答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你好,在临床上,由于不同的损伤部位,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言语机转症状。如上运动神经元损伤,造成所谓的「痉挛型吶吃」,是由于言语肌群发生张力过强、痉挛、衰弱及淋痹的现象。使患者呈现出缓慢与用力的说话特征。在构音上,复杂难发的子音有扭曲的情形、说话音调较低,且单调缺乏变化,音质方面,听起来较刺耳、粗糙或让人有「紧压」的感觉,甚至说话时带过的鼻音。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造成所谓的「弛缓型吶吃」,是由于言语肌群发生张力过低、衰弱、萎缩或淋痹的现象引起,可能为单侧或双侧性的,受波及的肌肉总量亦不一定,依下运动神经元的受损程度而有别,当第五对三叉神经、第七对颜面神经、第十二对舌下神经受损时,会影响到脸部、双唇和舌头的活动不灵活,以致无法清楚的发出子音和元音。第九对舌咽神经及第十对迷走神经受损时,造成颚咽机能不全,说话会有鼻音过重及鼻腔漏气现象,当迷走神经分枝喉返神经受损时,会造成气息性发声及嘶哑声,而另一是「混合型吶吃」,这通常都会出现于运动神经元受损患者的早期,甚至于持续整个疾病过程。 在几个研究报告中显示,第十二对脑神经(舌下神经)是最常被影响的,而第五对脑神经(三叉神经)是最少受到影响的。如研究者针对53位病人做研究,结果显示94%的个案,在舌下神经有病理改变,而仅8%的个案,在三叉运动神经核被波及,且又有研究者,针对16位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病人研究,并和20位正常的个案做比较,发现30%的病人,舌头是较小的,而且是位于口腔内的后面,舌头内部的肌肉呈弧线形。 治疗方式 一般而言,对于障碍程度不同的患者,基本的处理措施不同,譬如对于重度患者,由于无法透过一般「言语治疗」而有所进展,必需依赖所谓的辅助性沟通系统,有关于辅助性沟通系统的选择原则,我们将于下次介绍。相对的,对于介于轻、中度障碍之间的患者,「言语治疗」可以使言语产生相当显著的进步,吶吃虽有不同言语特征,但治疗的原则却相通,而治疗的重点可分为以下几点: 改进言语肌群的力量:藉由生理功能的增进,以减轻在言语表达上的障碍,增加肌肉强度、力量与动作的正确性,可借着一些活动,增加言语机转的灵活度,如在舌头活动方面有: 1. 舌头伸出缩回 2. 舌头伸出外面再往上翘 3. 舌头向左右嘴角移动 4. 舌头在口内左右移动,推抵两颊内侧 5. 用舌头舔上下唇 6. 卷舌作马蹄声。 在脸部运动方面,包括 7. 不停交换说伊-呜-伊-呜 8. 露出上下牙后放松 9. 上下唇内缩后用力发│吧│ 10. 鼓胀两颊 11. 撅嘴作响 12. 吹气等等 增加最大清晰度:藉由面对面,放慢说话速度,过度的发子音、维持元音和过度的脸部表情以及组织句子结构,提示倾听者关键词。 保持说话时的能量和减低最小的费力情形:藉由使用简单的词句来表达,如使用电报式的说话。餐前声带需有适当的休息。并且可使用紧急系统,如通话装置铃、蜂音器等。 多形式化的策略:藉由给予非口语的技巧,提升沟通能力,包括手势或符号语言和书写或指出关键词等方式。 倾听者的训练:藉由问病人是或否的问题,或者,给予病人多发性选择,重复句子中不了解的部份,再问一次。 藉助适当的矫正辅助器材来替代或弥补特定功能的丧失或不足,如以颚咽上堤辅助器,用于「颚咽闭锁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减少过度鼻音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