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为何常出血?
病情描述:

夏天时候经常流鼻血,鼻腔内常感觉不舒服有点痒.早晨常有鼻塞现象.正常的擦鼻涕都会出血.出血量不多但是次数较频繁.
儿时鼻子曾经受过撞击,后来好了一直 没有流鼻血.流鼻血的现象是最近的阶段(2年)才有发生.
医生回答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您好,鼻出血可以由鼻腔疾病引起,也可以由全身疾病引起。 1.局部原因有: ①鼻腔炎症:如萎缩性鼻炎、鼻粘膜易干裂而出血。 ②鼻部外伤:包括挫伤、切割伤、撕裂伤以及挖鼻损伤等等。 ③鼻中隔偏曲,干燥空气长期部击鼻中隔,易致粘膜血管破裂。 ④肿瘤:鼻腔肿瘤不多,但如患肿瘤则易出血;鼻咽部肿瘤也会从鼻腔出血。 2.全身原因有: ①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如流感、出血热、麻疹、疟疾、传染性肝炎等。 ②血液病。最常见的是血小板减少,使凝血功能下降,容易出血;其次还有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 ③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压、血管硬化。 ④慢性肝、肾病。肝硬化常引起凝血障碍,尿毒症易致小血管损伤,均易引起鼻出血。 ⑤营养不良。维生素C、K、P及钙缺乏,均易出血。 ⑥其他如磷、汞、砷、苯中毒,登山、飞行、潜水时气压迅速变化,妇女月经或妊娠期的内分泌失调等,均可能出现鼻出血。 对于鼻出血,首先应明确其病因,如为全身性疾病引起,则应首先治疗原发病。遇到出血可做如下处理:1)一般处理 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疑有休克时,可取平卧低头位。烦躁者给予镇静剂,如肌肉注射异丙嗪25mg,或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g(1ml)。使之快速进入安静状态。(2)止血 ① 简易止血法及寻找出血点 多数鼻出血位于鼻中隔前段,出血量少,可嘱病人用手指捏两侧鼻翼10~15分钟,同时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及后颈,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松指后仍出血者,可用浸有1%麻黄素生理盐水或0.1%肾上腺素的棉片塞入鼻腔止血。之后也便于寻找出血点。 ② 烧灼法 先用0.1%肾上腺素棉片加数滴1%?%地卡因液,收缩鼻腔粘膜,以便看清出血点,并减少疼痛。常用30%~50%硝酸银、铬酸珠作点状烧灼,然后以生理盐水或苏打水中和多余药液,以免烧灼过深。现代激光烧灼止血,常用YAG激光凝固血管止血。 ③ 冷冻止血 在1%~2%地卡因液表面麻醉下,看清出血部位后,用直径0.5mm前端微扁的铜管,或咽鼓管直接置于出血处,将液氮自管内连续灌入1分钟,俟复温后取出铜管,即可止血。 ④ 翼腭管注射法 自腭大孔经翼腭管将利多卡因注入翼腭窝,封闭上腭动脉的分支蝶腭动脉,用以治疗鼻后部出血。 ⑤ 填塞法 适用于出血较剧、渗血面较大或出血部位不明者。可利用鼻腔可吸收性物如淀粉海绵、明胶止血海绵及纤维蛋白绵等填塞鼻腔;也可用凡士林油纱条、抗生素油膏纱条或碘伏纱条作鼻腔填塞;对以上方法不能奏效者,可采用后鼻孔填塞法,或用气囊及水囊压迫止血。 ⑥ 止血剂应用 常用安络血10mg,每日2~3次,肌注;6?氨基已酸6g,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00ml稀释,静滴,15~30分钟内滴完。(3)其他处理 ① 应用镇静剂,对反复出血病人常有助益。② 应用维生素,如维生素C200mg,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K4 8mg,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P(芦丁)40mg,每日3次,口服。③ 出血过多休克者,应补液、输血。④ 手术。鼻中隔偏曲而影响止血措施者,可先行鼻中隔矫正术,再行止血。对少数严重出血,上述方法不能制止者,可行血管结扎术,如出血来自中鼻甲下缘平面以下者可考虑结扎上颌动脉或颈外动脉;中鼻甲下缘平面以上的鼻出血则结扎筛前动脉;鼻中隔前部出血可结扎上唇动脉;鼻中隔前部反复出血者,可用硬化剂如5%鱼肝油酸钠局部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