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可以食用的! 治疗甲状腺的西药疗程长,副作用大,各种抗甲状腺药物的毒性反应种类和发生率大致相似,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对肝肾功及血液系统影响较大长期服用会致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受损害,转氨酶升高,造成药物性肝炎等。 1、白细胞减少(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低于4000/mm3)中性粒细胞正常或稍减少,严重时,可出现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在2000/ mm3以下,中性粒细胞低于1000 /mm3)发生率为0.2%~0.5%,以甲基硫氧嘧啶多见,他巴唑次之,丙基硫氧嘧啶最少。病情凶险,若未意识到这一点,患者有生命危险。白细胞减少见于开始服药2-3个月,故初期应1-2周随访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经,减药和维持阶段中可每2-4周查1次,白细胞低于4000/ mm3时应改用另一种药物,也可暂不停药,短期内加拨尼松10mg一日3次。突发的粒细胞缺乏症主要是药物过敏反应,应当紧急处理。 2、 药疹:发生率约5%,极少数出现严重的剥脱性皮炎。 3、 肝脏损害:转氨酶升高,腹胀,肢体乏力,胁肋不适,黄疸等,应在观察下服药或改用另一种抗甲状腺药物。 4、 甲状腺功能减退:在治疗甲亢过程中,若出现眼球酸胀,甲状腺显著肿大,怕冷,浮肿,嗜睡等,有时可能为药物所致之甲减表现。 5、 肾功能损害,浮肿,尿蛋白(+) 肌甘清除率降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