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糖尿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我国实际发病率为6.09‰,标化患病率为6.74‰,糖尿病神经系统损害约占糖尿病的4%~5%。因诊断标准不同,并发神经损害率报告不一。若以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或临床判断,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损害几乎可占47%~91%。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清楚,高血糖是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有以下几种学说。⑴缺血性学说神经的营养血管,特别是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基底膜增厚,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管壁内有脂肪和多糖类沉积,以致使血管管腔狭窄;同时,血液粘滞度增高,神经内滋养血管易被纤维蛋白和血小板聚集而堵塞。⑵代谢学说动物实验性糖尿病中发现:神经组织内山梨醇、果糖含量增高,这与神经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增高有密切关系。此外,高血糖本身(超过11mmol/L)亦有抑制胆碱能系的传递,抵制乙酰胆碱脂酶和胆碱乙醇转移酶;如果给予胰岛素治疗可予以阻止作用。在远端神经节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的逆行性传递减少。有人认为:高胆固醇症、高血脂症等代谢紊乱,在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中有一定的作用。主要病理是在周围神经及植物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的变性,首先累及感觉神经元。可见,神经纤维发生节段性髓鞘脱失,严重时伴有轴索变性。神经症状常见于40岁以上血糖未能很好控制和病程较长的糖尿病病人,无明显性别差别。症状的程度与血糖水平、病程长短、糖尿病的治疗等情况不一定平行;有时发生于病史不长和治疗良好的病人或作为糖尿病首发症状(如病例1)。糖尿病并发颅神经麻痹,以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麻痹较多见,而以贝尔氏麻痹为首发者属少见;也有平时均无糖尿病症状,直至出现贝尔氏麻痹来院就诊,才发现有糖尿病。故老年人突然出现贝尔氏麻痹时,应常规检查血糖,以排除糖尿病的可能。糖尿病也可引起双侧面神经麻痹。有多发性神经病者,可能是多发性神经病的一部分;无多发性神经病者,可能因面神经缺血所致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是糖尿病三大并发症之一,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高,症状出现早。尽管临床上对此认识已久,但至今关于病因、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分类至今缺乏一致意见,有按解剖学分类,有按病变部位分类,有按发病机理分类,也有按治疗结果分类等等。国内上海医科大学按神经解剖分类如下:(1)周围神经病变。见于:①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②不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③神经根病变。(2)植物神经病变。见于:①心血管系;②泌尿生殖系;③胃肠系;④瞳孔;⑤皮肤组织如汗腺。(3)颅神经病变。(4)脊髓病变。见于:①糖尿病性假脊髓痨及后侧索硬化症候群;②急性血管综合征。(5)脑部病变。见于:①慢性脑血管硬化;②急性脑血管意外;③大脑功能紊乱;④糖尿病昏迷所致的脑部病变(酮症酸中毒、高渗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等);⑤糖尿病性脑病。(6)糖尿病性肌营养不良症(或称肌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