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月经的患者初诊时首先要进行孕激素试验以区别其闭经的程度。黄体酮20mg肌注连续5~7d或安宫黄体酮10mg连服5~7d。观察有无撤退性出血,有撤退性出血说明子宫内膜呈增生期改变,体内有一定水平的雌激素,有某种程度发育的卵泡存在,脑垂体具有分泌FSH机能,提示闭经可能是由于下丘脑机能障碍。患者希望妊娠时宜首选克罗米芬疗法。无生育要求妇女或青春期患者可在消退出血周期的第21天开始给黄体酮20mg肌注工安宫黄体酮10mg口服连服5d,以使每月诱发一次出血。这种治疗法2~3个周期之后一部分病人可出现排卵周期。每月一次出血可免除患者无月经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每月子宫内膜剥脱一次可避免雌激素长期刺激产生内膜增殖症或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危险。闭经患者给予孕激素以后无撤退性出血,再给予雌、孕激素联合序贯疗法才有撤退性出血者称为二度闭经。此时体内雌激素水平很低,子宫内膜无增殖性变化,卵泡基本不发育。第二度无月经的治疗原则是模仿正常月经周期激素分泌模式给予激素补充治疗。常用人工周期疗法,即月经第5天开始雌激素20d,接着给孕激素5d,每月一次。本疗法有助于正常月经周期的恢复,可予防骨质疏松症和生殖器官萎缩,改善更年期障碍症状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功能紊乱,使子宫内膜反应异常,其组织学变化失去规律性,可以是从增殖期到分泌期的任何一个阶段的改变。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者大部分为无排卵性出血,卵泡有某种程度的发育并持续存在,但不能排卵也无黄体形成,长期受雌激素作用的子宫内膜以破绽出血或消退出血的形式出血,量的多少,持续时间长短都不确定。症状:1、排卵期出血排卵前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低落,在排卵期可见少量阴道出血。2、月经前出血是由于黄体功能不全,雌、孕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3、月经后出血由于黄体退行缓慢、孕激素持续分泌造成的。4、子宫内膜增殖症所引起的出血由于卵泡持续存在并分泌一定量的雌激素致使子宫内膜异常增殖,子宫内膜多呈腺囊性增生过长。5、子宫内膜成熟不全所致的出血由于雌、孕激素分泌失衡所引起的。第7节黄体化非破裂卵泡(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的症状)黄体化非破裂卵泡(LuteinizedUnrupturedFollicle,LUF)是指内分泌学上显示黄体化现象,但因卵泡不破裂,卵子不能排出的一种无排卵现象。其中与两种因素有关:1、中枢性因素;2、局部性因素。第8节黄体机能不全(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的症状)黄体机能不全(cpusluteuminsufficiency)是指黄体分泌的雌、孕激素不足,子宫内膜的分泌性变化不充分。黄体机能不全常导致黄体期出血、妊卵着床障碍、不妊、习惯流产。病因:正常黄体机能的维持有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功能的完善,不仅黄体期,卵泡期出现异常也可致黄体功能障碍。目前一般认为黄体功能不全与下列因素有关:1、卵泡期FSH分泌不足,卵泡液中FSH和雌二醇低值。2、排卵期LH峰不充分。3、黄体期LH分泌不足或其脉冲式分泌不充分。4、子宫内膜细胞甾体激素受体异常,对黄体分泌的激素反应性低下,即使黄体功能正常,内膜发育不良。第9节高睾酮血症(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的症状)正常月经周期的卵泡期,血清睾酮浓度平均为0.43ng/ml,高限为0.68ng/ml,如超过0.7ng/ml(2.44nmol/L),即称为高睾酮血症(Hyperrogenism),或高雄激素血症。病因:来源于多囊卵巢综合征者约占34%,其次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占29%,少数见于卵泡膜增生和肾上腺皮质增生;约28%来源不明。近有报道高胰岛素血症能刺激卵巢分泌大量的雄激素而成高睾酮血症。因此病较复杂,还是应该到到医院正规治疗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