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炎症性,进行性,破坏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人体损害性极大的一种疾病,个别病人如治疗不及时,很快发展关节强直,变形,肌肉萎缩,造成终生性残疾,过去有人称为“不死的癌症”,听起来很可怕,实则是,类风湿在目前来说是一种难治之症,但并不是不治之症,也并不是每个患者都发展成终身残疾,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上的很多难题,正在一个一个的攻破,过去在人们想都不敢想的器官移植,换肾,换肝,换心,不都在一例一例的成功吗?何况类风湿呢?近几年人们在类风湿的研究上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挖掘祖国医学宝库,治疗风湿类风湿的新药不断产生.经过我们近几年来大量病人的临床观察来看,很多病人只要坚持正规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良好的心态,正确的对待自己的疾病,坚持功能锻炼,再由家人的密切配合,是完全可以康复和保持正常生理功能的.
哪些因素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有关 ?
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复杂,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痹是阻闭不通之意,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瘀滞;或痰浊瘀血,阻于经络,深入关节筋脉,皆可发病.另外痹病的发生还与体质的盛衰以及气侯条件,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我们对内分泌,代谢,营养,地理,职业,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差异等方面,与类风湿关节发病的关系都曾有过研究.细菌和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索,可能与发病也有一定关系.目前公认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有家族遗传性吗 ?
类风湿关节炎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其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我们曾按家谱调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近亲中,类风湿因子阳性率比一般人群高 2 — 3 倍.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家族中,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 2 — 1D 倍.
类风湿关节炎起病方式有几种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起病方式比较多样,但主要有隐匿性和急性两种方式.
1 .隐匿性起病:约占 60 %一 70 %,病人很难说发病的具体日期.初期症状可有全身不适或局部关节症状,部分病人先有疲乏无力,低热,食欲减退,骨骼肌疼痛.经数周或数月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往往从一个或几个美节受累,呈对称性分布.
2 .急性起病:约 8 %一 15 %的病人为急性起病,进展迅速,短时间内出现多个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常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或皮下结节等关节外表现.
类风湿关节炎最常受累的关节有哪些 ?
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累及四肢关节,以双手和双足小关节 ( 尤其是近端指问或趾间关节和掌指或跖趾关节 ) ,腕,肘,膝,躁和肩关节多见.此外,也可有颞颌关节炎,表现为咀嚼时疼痛,严重时局部有肿胀,张口困难;还可有颈椎病变,表现为颈部疼痛,并可向锁骨和肩部放散,如颈椎半脱位,严重者造成脊髓受压迫,甚至危及生命.
什么叫晨僵 ? 如何计算晨僵时间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清晨睡醒后感到病变关节或附近肌肉发僵,翻身及下床活动不灵,手握拳不紧,难以完成扣衣动作.以及步行困难等,需要经过肢体缓慢活动后,这种僵感才能得到明显减轻.晨僵时问的计算,应以患者清晨醒后出现僵硬感的时间为起点,至患者僵硬感明显减轻的时间为止点,将这一段时间称为晨僵时间.以分计.
什么是早期类风湿关节炎 ?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从组织学上看,滑膜处于炎症阶段,主要表现为炎性细胞浸滑;从临床上看,患者有晨僵,关节疼痛,肿胀,积液或活动受限,但无关节畸形;从 x 线片上看,受累关节的任何结构均无异常.如果每位医生或病人,能把握住类风湿关节炎这仅有 2 年左右的早期阶段,积极应用改变病程药物,这将会极大地避免减少类风湿关节炎晚期的不良结局.
什么是晚期类风湿关节炎 ?
晚期类风湿关节炎系列因滑膜增厚.血管翳形成,并侵蚀破坏软骨和软骨下骨质,最终导致关节发生畸形和强直.临床上患者不仅有关节疼痛,肿胀,更重要的是有不可逆的关节严重畸形,强直,或功能完全丧失.关节 x 线检查显示关节结构严重破坏或骨性融合.此期患者往往生活不能自理,行走不便或终日卧床不起.
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病变有什么特点 ?
1 .以多关节 (5 个或 5 个以上关节 ) 疼痛或肿胀多见.
2 .以手和足的小关节,如掌指 ( 跖趾 ) 关节,近端指问 ( 趾间 ) 关节及腕,肘,膝和踝关节等多见.
3 对称性病变,即四肢两侧关节均受累.
4 .伴有展僵,即晨起时关节有僵硬感,常持续 30 分以上.
5 .早期表现为持续性关节疼痛肿胀,晚期为关节畸形,强直和功能丧失.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会瘫痪吗 ?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常有一种恐惧心理,认为病情发展会导致瘫痪,因而,思想负担很重.事实上,不会引起瘫痪,因它一般不侵犯中枢神经.人们所指的瘫痪,并非真正的瘫痪,而是由于关节严重破坏后,产生畸形或功能障碍,致使病人行动不便,甚至卧床不起,被误为瘫痪.所以必须将神经系统病变所致肢体麻痹或瘫痪,与类风湿关节炎所致残废区别开.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如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并在关节功能尚未完全丧失,畸型和强直并不严重时,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就会减轻关节功能障碍,更不至于长期卧床不起.
哪些因素可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症状加重 ?
环境潮湿,气候寒冷,阴雨天气,过度疲劳,精神刺激及生活不规律等都可使症状加重.
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
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炎性疾病,该病先侵犯双侧骶骼关节,然后随着病情发展,逐渐累及腰,胸,颈椎,出现小关节间隙模糊,融合,消失及椎体骨质疏松破坏,韧带骨化,终至脊柱强直或固化驼背,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其病变部位主要在骶骼关节,脊柱,脊柱旁软组织.病理改变为椎间盘纤维环和纤维环附近结缔组织的骨化,椎间关节滑膜的炎症和增生,最后骨桥形成.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如何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
类风湿关节炎急性炎症控制后.即应开始关节功能锻炼.由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受累关节多,各个关节恢复的快慢不一,进行关节锻炼时不能强求一致.关节锻炼.可以增加肌力,防止关节挛缩,强直和肌肉萎缩.锻炼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方法可依病情灵活确定,可以做床上运动,抗阻力运动,练坐.扶拐站立及步行等.活动量应由小到大,活动时间由短到长,活动次数由少到多,活动方式由被动运动变为主动运动,活动量及强度逐渐增加至可以耐受的程度.
如何预防风湿类风湿病?
1 ,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以加快血液循环减少局部血液和炎性物质淤滞.
2 ,注意个人卫生和生活规律,出汗后不要立即用凉水冲洗和吹电扇,久坐的人要适当运动.
3 ,适当的减少性生活次数.
4 ,适当加强营养,多吃含蛋白高的和易消化的及热性事物(鱼,蛋,羊肉等).
5 ,同时患有其它疾病时,可同时加用治疗其它病的药物,时间要适当错开 30-60 分钟.
6 ,不要有病乱投医,乱用药,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坚持按疗程治疗,不要随意停药
风湿病治疗误区:
风湿病治疗误区一:风湿病虽然难治,但并不是无药可治,有一部分患者道昕途说,认为风湿病是不治之症,往往背上了“死不了,活不旺”,“轻了是懒汉,重了是瘫痪”等思想包袱,产生悲观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了信心,到了谈风湿而色变的地步,不是积极的配合治疗,结果只是耽误治疗而错过最佳,有效的冶疗时期.致使疾病更进一步恶化,发展,增加残疾的程度.
风湿病治疗误区二:与上面的人相反,有些人认为关节,腰腿疼痛不影响吃,不影响穿.不是什么大病,疼痛厉害了,吃些止痛片即可,只能止住疼痛就算了,这种想法更是要不得,风湿病是一种慢性渐进性疾病,得风湿病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使病情发生迁延.最后使风湿病一步一步恶化,发展而导致残疾.
风湿病治疗误区三:激索治疗是有严格适应症的.一般而言只有不足 5 %的风湿病病人才需要使用激素治疗.但在实际治疗中大部分病人曾经用过激素治疗.病人用药后,表面上疼痛,僵直稍减轻些,活动稍有改善,病情看似有一些缓解.而实际上.激素服用后有诸多毒副作用,如发胖等.长期应用激素,还会产生赖药性和抗药性等,一旦停药.症状会璧新出现并加重,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病人不要滥用澈紊.
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黄柏10g,水煎服.
(3)苍术,黄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怀牛膝10g,汉防己10g,丝瓜络30g,水煎服.
(5)青风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莶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剂.
(8)鲜忍冬藤,根,叶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红糖30g,调服.
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单方,验方有:
(1)鸡血藤,海风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树根各30g,大枣10枚,水煎服.
(3)郗莶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络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风藤,秦艽,寻骨风,何首乌各12g,水煎服.
(6)郗莶草90g,生白术,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是将中药煎煮后,乘热对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药性从毛孔直入病所.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现介绍几种常用的配方.
①海桐皮,桂枝,海风藤,路路通,宽筋藤,两面针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钟,连续使用1个月(《实用中医内科学》方).
②川,草乌各20g,白芷50g,羌活,独活各50g,细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5~10天为一疗程(贵州医学院附院方).
③艾叶,红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水煎.每日1~2次.
④土鳖虫12g,苏木30g,大戟6g,寻骨风20g,水煎.每日1~2次.
⑤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cm,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3次.
⑥透骨草,追地风,千年健各30g,熬水熏洗患处,每日2次.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 常用外用膏药?
风湿性关节炎病在肌肉,关节,经脉,膏药外贴可使药性从皮毛而入腠理,通经活络,较服药更有有利的一面.现将常用膏药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伤湿止痛膏(橡皮贴膏):功能驱风散寒,除湿通络,活血止痛.使用时先将皮肤用温水清洗擦干,贴于患处,用手掌将膏药按摩,使其粘在皮肤上.凡对橡皮膏过敏,皮肤糜烂有渗液者及外伤合并化脓者,不宜贴用.
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关节止痛膏等.临床可任选一种使用.
(2)狗皮膏(膏药):功能祛风散寒除湿,舒筋活络止痛.使用时将膏药加温软化后,贴于患处.
与其功用类似的还有万灵筋骨膏,追风膏,老鹳草膏等,亦可选用.
(3)武力拔寒散(散剂):功能祛风除湿,通阳活血,止痛消肿.用时取药适量,以鸡蛋清略加温开水或人乳与药调成糊状,分摊在蜡纸上,贴于穴位或患处.使用时注意忌生冷,不可内服.皮肤贴药处10天内不可用水洗.脐轮,脚心等处不可贴用.儿童,体弱及浮肿者忌用.
(4)五虎散(散剂):功能与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时以白酒调匀,敷于患处.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内服.每次6g,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药敷疗法?
外敷疗法:本法是将药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散寒祛湿,消肿止痛的作用.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盐500g,同炒热,布包,烫患处.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者.
(2)石蒜,生姜,葱适量捣烂,外敷患处.适用于关节疼痛,怕风畏寒者.
(3)新鲜骨碎补3~5根捣烂敷患处.适用于关节冷痛者.每次5~10分钟即可见效.
(4)桃仁,白芥子各6g研细末,用适量蛋清调成糊状,外敷关节痛处,3~4小时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
(5)如意金黄膏涂患处,用纱布盖好,每日换1次.适用于关节红肿者.
(6)仙人掌适量捣成泥状,涂敷患处.
(7)鲜紫花地丁适量,捣烂敷患处.
(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药液,用毛巾浸透,湿敷患处.
(9)山栀末,飞罗面各等份,用开水或醋,黄酒,蛋清调成糊状,敷痛处.敷处现青色,无碍,数日可退.
(10)绿豆粉和鸡蛋清调敷患处.
以上6~10疗法,均适用于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得冷则舒,屈伸不利者.有较好的清热,消肿,止痛作用.
(11)坎离砂(熨剂):用铁屑和醋混合后,产生温热效应,直接熨敷局部.已被制成外用熨剂成药.适用于肢体关节冷痛,重着,或痛处有肿胀者.
针灸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吗?
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疗效.治疗中,根据不同的疼痛部位选取相应的穴位.如肩关节痛,取肩前,三角肌;肘关节痛,取曲池,尺泽,手三里;腕关节痛,取阳池,外关,合谷;髋关节痛,取秩边,环跳,殷门;膝关节痛,取阳陵泉,犊鼻,伏兔,足三里;踝关节痛,取丘墟,昆仑,解溪,太溪,承山.针刺手法,急性期用泻法,强刺激,甚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放血量为0.5~1.0ml.慢性期用平补平泻,中等刺激,并可酌加温针或艾灸.除手法外,还可采用电针,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常用的新针疗法有哪些?
疗法1
(1)取穴:外关,曲池,手三里,足三里,外膝眼,阳陵泉,血海,风市,环跳,条口,绝骨,昆仑,肾俞,命门,至阴,阿是穴.
(2)药物及方法:选用复方马钱子注射液,根据患病部位,每次选穴2~3个,每次注射0.5 ~1ml药液,日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4~7日.
疗法2
(1)取穴:上肢取外关为主穴,配曲池,合谷;下肢取阳陵泉为主穴,配绝骨,解溪;腰背取大杼为主穴,配大椎,身柱,至阳,阳关,命门.
(2)药物及方法:用凤仙透骨草,骨碎补注射液,每次选3~6个穴位,每穴注药0.5~0.8ml.10次为1疗程,隔日1次,3个疗程后休息2~4周.
疗法3
(1)取穴:①膝眼,鹤顶,阳关,曲泉,委中.②梁丘,血海,阴陵泉,阳陵泉.③足三里,三阴交,昆仑,照海.
(2)方法:每次取各组的1~3穴,隔日1次,交替取穴.用28号毫针5~6寸及电针机.用捻转泻法,重刺激,留针20~30分钟,5~10分钟行针1次.电针用疏密波20~30分钟,刺激强度以能耐受为度,10次为1疗程.
推拿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方法?
推拿法(一)
(1)取穴;指掌关节取合谷,后溪,二间,中渚,劳宫,四缝;腕关节取曲池,天井,小海,手三里,等;肩关节取肩贞,天宗,肩井,臂?;踝关节取昆仑,丘墟,悬钟,解溪,商丘,太溪,申脉;膝关节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委中,梁丘,丰隆,足三里;髋关节取环跳,秩边,髀关,承扶;下颌关节取下关,合谷,翳风,颊车,内庭;脊柱关节取病变部位相应的督脉和膀胱经有关穴位.
(2)操作手法
①上肢:a.患者取仰卧或坐位,先用推法和一指禅推法,继用滚法,揉法,沿指,腕,肘反复施术,在受累关节处作重点治疗.b.捻指间关节;按掐四缝,劳宫;点阳溪,大陵,曲泽,拿合谷,曲池,肩井.c.屈伸,摇,搓,拔伸各受累关节.d.擦热患处再施拍打诸法,使热透入关节.
②下肢:a.患者取卧位,先用推法和一指禅推法沿足太阳经施推,滚,揉,运诸法.b. 拿太溪,昆仑,委中;点承扶,环跳,秩边;擦热患处再施拍打诸手法,使热透入关节.
③下颌关节:凡下颌关节受累者可推下关,颊车;按太阳,翳风,外关;拿合谷,内庭.
以上推拿隔日1次,3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期内嘱患者进行关节功能锻炼.1月后再进行下1疗程治疗.
推拿法(二)
(1)病变在四肢者
①取穴:以病变关节为治疗重点.常取八邪,阳溪,阳池,阳谷,内关,外关,后溪,小海,天井,曲池,曲泽,肩贞,天宗,八风,商丘,解溪,丘墟,照海,昆仑,太溪,申脉,飞扬,承山,悬钟,阴陵泉,阳陵泉,膝眼,鹤顶,血海,梁丘,秩边,环跳,承扶.
②操作手法:a.患者取坐姿,术者按常规用滚法在患肢手臂内,外侧施治.从肩至腕部,上下往返3~4遍.b.接上势,术者循患臂上下循经用拿法,同时重点在肩,肘,腕部配合按,揉曲池,曲泽,手三里,合谷等穴.指间关节作捻法,然后在病变关节施以按揉局部穴位以痛为俞.最后再用揉法施于患肢,并配合被动活动有关关节而结束上肢治疗.时间约10分钟.c.患者仰卧,术者一手握住患者踝关节上方,另一手以滚法从大腿前部及内,外侧至小腿外侧施术,同时被动伸展活动下肢.随即在踝关节处以滚法治疗,同时伸展内,外翻活动该关节.再循髋,膝关节,踝关节上下先按揉伏兔,梁丘,丘墟,八风等穴.时间约10分钟.d.患者俯卧,术者以滚法施于臀部至小腿后侧,并重点施术于髋,膝关节,然后再按揉环跳,秩边,承扶,承山,委中,飞扬,悬钟,太溪,申脉,昆仑等穴.时间约5分钟.
(2)病变在脊柱者
①取穴:以脊柱两旁肌肉为治疗重点.常取夹脊,大椎,大杼,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命门,志室,腰阳关穴.
②操作手法:a.患者俯卧,在患者腰背部沿脊柱及其两侧用滚法施术,并配合后抬腿活动,时间约5分钟.b.患者取坐姿,术者于后方用滚法,拿法交替施于颈项两侧及肩部,同时配合颈部左右旋转及俯卧活动,再拿肩井,时间约2分钟.c.接上势,用按揉法从颈至腰臀部循经施于上述穴位,先取夹脊,再取其余穴位,最后平推脊柱以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