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则寒:阳虚泛指人体阳气虚衰.根据阴阳相互制约的原理,阴或阳任何一方的不足,无力制约对方,必然会导致另一方相对的偏盛.阳虚不能制阴,则阴气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如机体阳气虚弱,可出现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脉微等“阳虚则寒”的虚寒证.阴虚则热:人体之阴气虚衰,不能制阳,则阳气相对偏亢而出现热象.如久病耗阴或素体阴虚,可出现潮热、盗汗、5心烦热、口干舌燥、脉细数等“阴虚则热”的虚热证.阴阳偏衰所导致的病证是虚证,阴虚出现虚热证,阳虚出现虚寒证.故《素问.通评虚实论》说:“精气夺则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