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养生,是沾花惹草

网络转载 点击: TAGS:#养生 

近来有数据表明,许多百岁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爱好:园艺,每日对着花花草草,如居于自然之间,莳花弄草,心闲手忙,更有益于身心愉悦,自古以来,中国人对花草颇为亲近。更以花草喻人明心,如梅兰竹菊为四君子,如养菖蒲为明心志,人生贵有三养,养眼、养脑、养心,“沾花惹草”。三者全占,不愧是最好的养生。

1、养眼,花草之美

中国文人自古有“卧游”的传统,卧游,是因以前交通工具简陋。古人难以到远处玩,只好在山水画中浏览山川草木。一解云游之馋,侍弄花草,也有几分相似之意,虽足不出户,但在片花寸草间,亦能感受天地自然。案台之上,植一盆菖蒲,一簇新绿,绽于青石泥土里,如入山间,苏东坡曾在蓬莱阁拾了数百颗弹子涡石头。回来铺于菖蒲盆中,是为“日与山海对。”

花草之美,乃自然之美,天然之美,人依于天地而活。但居于城镇,便远于自然,唯有在莳花弄草时。姑且亲近自然,百花丛中,萋萋草木。如一洗清泉,浸润眼界。

2、养脑,莳花弄草

友人曾送胡适一盆兰花草,他很是欢喜,每日要看三回,浇水施肥。天一凉赶紧抱回屋里,怕冻着,可直到秋天,兰花依然未开。只有几片清翠的叶,惹得他写出《希望》一诗:“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

养花草,须得每日记挂着,了解习性,留意天气,若是疏忽不怠,有的可能难再现生机,花草有灵,你照顾,它自有回应,唯有付出劳动,付出照顾的心意,才有可能收获花草芬芳,树木葱然。

3、养心,花草四时

生活家李渔爱玉兰树,将其比作玉树,此花盛放时,树上无一叶。全是光洁如玉的白花儿,但倘若遇雨,可一夜落尽,所以李渔言:“弄花一年,看花十日。”

对于种花之人,切莫东等西等,莫初放时等全放,莫全放时等盛放,而是玉兰花一开,便去欣赏,花期有限,若无这“沾花惹草”之辛劳,却无以体会见得花开的珍贵。

春花秋实,夏绚冬藏,花草有四时,人间亦有起落,懂得此理之人,自是明白花草自然之美,人生之无常,是在莳弄花草时,是我们在某一刻的留心观察。某一刻的尽心照顾,某一刻的倾心欣赏,让草木花香在人间有了回应,那一刻的回应,亦让花草树木在我们眼里落实。在心里踏实,落叶却生根。

推荐阅读